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束学福 《矿物学报》2004,24(2):185-190
安庆铜矿Ⅰ号矿体是一隐伏矿体,目前采用VCR法进行采矿作业。根据目前VCR法尚无明确的网度规定和实际经验借鉴的实际情况,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对影响勘探网度因素,包括厚度变化因素、矿化变化因素、边界变化因素、矿体内外接触带变化因素、矿石品位及内部结构变化因素和构造因素等六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探矿情况,认为目前矿山生产探矿采用网度20m×(15~20)m是基本合理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铁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铁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岩成矿特征与典型的夕卡岩矿床有明显差别。本文通过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月山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及夕卡岩分带特征与夕卡岩矿物学研究,指出岩体具高碱低铁的特征,夕卡岩矿物(石榴子石和透辉石)具富铁的特征,并有明显的逆向分带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铁质来源与磁铁矿的成矿作用的新观点,指出Fe质源自于形成岩体的富钠高铁的玄武岩浆;由于AFC作用,使FeNa分离,形成了富铁的成矿流体。而夕卡岩矿物的逆向分带和富铁夕卡岩矿物的广泛存在则是富铁流体参与夕卡岩成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