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溪穹隆"由内核、中间层和盖层组成,发育岩石流变,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变形(断裂)。文章以"桃溪穹隆"内核、中间层和盖层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形变特征、运动形式及相互关系,探讨穹隆上隆的运动方式,结合沉积事件、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阐述穹隆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特征。"桃溪穹隆"于加里东期(志留纪末)隆升,华力西期—印支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规模上隆,燕山期及后期继承性活动,主隆升期(华力西期—印支期)为逆时针旋转上隆。穹隆长期隆升是该区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出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别山区榴辉岩及蓝晶石石英岩中柯石英的发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3.
福建浦城丘源地区晚太古代变质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树超  张开毕 《福建地质》1994,13(3):193-200
浦城丘源地区出露太古代变质岩,其地质特征类似于建宁西部上太古界天井坪组,并取得了2678±41Ma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系统论述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大地构造环境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1∶25万三明市幅1∶5万区调片区总结,从混合岩化变质地层中解体出片麻岩,确定其为花岗质正片麻岩。该片麻岩体为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改造的产物,命名为大源片麻岩,并获得颗粒锆石U-Pb测年中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010Ma,时代属晋宁期,为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李学燮 《华东地质》2019,(3):179-187
通过研究福建省将乐新路口花岗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特征,探讨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浆成因及与钨锡矿的成矿关系。新路口花岗岩体高硅,属于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富碱质,贫铁镁,Ba、Sr、P、Ti和Nb强烈亏损,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型为Eu强烈亏损的“海鸥型”,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Nd同位素研究表明,该花岗岩体主要源自地壳。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为147~145Ma,属晚侏罗世,钨锡矿的成矿时代也为晚侏罗世,是伸展构造环境下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经历新元古代和志留纪岩浆作用后形成富含钨锡的残留体,晚侏罗世岩浆热液活动对残留体再次熔融,形成富含硅、碱质及F的岩浆-热液,钨锡从残余矿物中迁移,聚集于岩浆房中,经过结晶分异,形成富含矿质的高分异岩浆,沿构造有利部位向浅部运移、结晶,形成钨锡矿体。  相似文献   
6.
闽西北将乐地区大源片麻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25万三明市幅1:5万区调片区总结,从混合岩化变质地层中解体出片麻岩,确定其为花岗质正片麻岩。该片麻岩体为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改造的产物,命名为大源片麻岩,并获得颗粒锆石U-Pb测年中^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010Ma,时代属晋宁期,为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闽西南“丁屋岭砾岩”孢子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闽西南丁屋岭一带浅变质岩系中夹持着一套紫红色粗碎屑岩系 ,1970年《长汀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划为震旦系南沱组下段 ,之后改称丁屋岭组下段 (习称“丁屋岭砾岩”) ,认为是澄江运动或晋宁运动的产物。长期以来因缺少化石 ,对其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次《瑞金市幅》区调工作首次在“丁屋岭砾岩”中获得孢子 ,为将“丁屋岭砾岩”置于上泥盆统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闽西北中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省西北部中新元古代地层 ,以往多数人认为东、西部地层存在差异 ,属于两个地层小区 ,将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地层建立为万全群 ,与东部马面山群区别开来。通过三明市幅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综合分析研究 ,证明西部与东部的中新元古代地层在岩石组合特征、岩浆活动、变质程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等几个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 ,仅某些中基性火山岩、钙镁硅质岩层在东、西部发育程度不同而已。本次工作 ,根据岩石组合、变形变质、岩浆活动及相互间接触关系等资料 ,将其划分为龙北溪岩组、东岩岩组、黄潭岩组、下峰岩组 ,统一归并为马面山岩群 ,并获得颗粒锆石 U- Pb年龄 (10 19± 2 6 ) Ma,时代为中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9.
以桃溪穹隆与外围印支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认为桃溪穹隆花岗岩更具壳源特征,表现为与壳源物质有关的矿物较多,岩石呈酸性和碱性程度更高,桃溪穹隆花岗岩高场强元素的亏损程度和亲石元素富集程度都大于穹隆外围,桃溪穹隆花岗岩δEu的亏损程度远大于穹隆外围.Sr-Yb元素特征还显示,印支时期地壳部分重熔形成花岗岩时,桃溪穹隆应处于地...  相似文献   
10.
福建侵入岩的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毕 《福建地质》2012,31(3):255-261
福建省地质构造发展自古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吕梁、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包括早、中、晚三个亚期)、喜马拉雅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和岩石圈演化。系统总结福建同期或不同期侵入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副矿物特征等,各期侵入岩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燕山期花岗岩类与前燕山期间呈跳跃式变化,二者有较大的差别,说明它们属于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