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万洋山—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带,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深部构造控制。岩带内北东、北北东、东西、南北及北西向五组线型断裂构造及规模不一的中心型环状构造发育。铀成矿的时空分布,受中生代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交汇区的宏观制约。矿床定位与中心型小环状构造交切及不同方向的线型断裂交叉密切有关。矿源既来自铀源层和花岗岩,也来自上地幔岩浆源。区域内地质-成矿事件复杂,经过了槽、台、洼三大演化阶段。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动次数最多,最强烈。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地洼阶段中晚期,即白垩-第三纪。铀成矿以内生热液(热水)为主,叠加有后生淋积矿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发现的地洼区及其与铀成矿时代的关系,分为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7个不同时代的地洼区。铀的成矿富集,发生在地洼阶段激烈期向余动期的过渡时间内。元古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早,铀成矿年龄值大,地洼余动期时间长。中新生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晚,铀成矿年龄值小,地洼余动期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压溶角砾岩出现征构造带的较深部位并与构造角砾岩伴生,它是碳酸盐岩石构造破碎的一种特殊型式。压溶角砾岩由不同方向的缝合线发育而成,胶结物主要是碳酸盐岩的不溶残余物。碳酸盐岩中的铀含量主要与不溶残余物有关。在压溶作用发育过程中,岩层中的铀被活化、渗滤,在有利的物化环境中被炭、泥等吸附而富集,也可与其它成矿作用叠加而成矿。  相似文献   
4.
湖南符竹溪金矿床多因复成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符竹溪金矿床的形成,历经长期多阶段成矿演化,具有典型的多因复成模式特征,既具多阶段多来源多成因复合叠加成矿特点,又有主阶段主来源主成因成矿特色。主成矿作用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热液和驱动力是中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与脆-韧性剪切带及花岗斑岩的活动有密切时空联系,从而得出四阶段多因复成的成矿模式。据此成矿模式找矿和成矿预测,获得显著的找矿效果。在矿区深部,边部和外围找到了新矿体,扩大了矿床规模,解除了矿山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5.
湖南符竹溪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振凯  朱蓉斌 《铀矿地质》1995,11(6):344-349
本文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发现了脆韧性剪切带对金锑矿化的制约,以及矿体倾向延伸远大于走向延长的规律,拟出了金锑矿化的垂直分带,认定成矿时代为地洼阶段的燕山中晚期,建立了以中低温热液为主的4个成矿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成矿模式。对矿床深部、边部和外围作了详细的成矿预测,经探矿工程验证,获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岩溶铀矿床为铀矿床的成因类型之一。有关岩溶及岩溶铀矿床的含义,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岩溶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