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配对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扩频码优化分配方案。增加导航卫星和扩频码的数量是提高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扩频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扩频码相关性能降低和扩频码搜索时间的增加。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星座结构分析,提出了卫星配对的概念。卫星配对内的两颗卫星可以共用同一扩频码而不互相干扰,从而可以降低约50%的扩频码数量。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息号接口控制文件中B1I信号为实例,对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信号干扰的前提下,新方法只需要15个扩频码即可满足27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要求,扩频码的互相关性改善1.3-1.7dB,接收机搜索扩频码的时间降低44%。  相似文献   
2.
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钻井中2件晚中生代火山岩岩心样品开展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研究。火石岭组形成年代为125.3Ma±1.1Ma,晚于前人测得的K-Ar体系年龄,说明火石岭组火山岩在松辽盆地南部和北部是同期喷发的;火石岭组锆石的εHf(t)值为2.0~8.1,表明岩浆起源于新生地壳。基底火山岩年龄为173.6Ma±1.7Ma,锆石εHf(t)值为-8.8~+1.5,表明既有新生地壳又有老地壳物质再循环。这些锆石的εHf(t)值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同期锆石相似,表明二者具有相似起源。中国东北和台湾中生代晚期沉积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均记录了171~176Ma的峰值,说明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已经向欧亚大陆俯冲。并且,该期岩浆活动可能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东缘,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