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前言 众所周知,旋涡流现象是在自然界中,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江河海洋中的“旋涡流”,空气中的气流——大风形成的“旋风”。这些现象与规律都已在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中,有较详细的研究与论述。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象。如农夫所用的选米筛子,靠旋转进行分离、分选、聚集的,就是此原理最早的应用,及现代化的洗衣机等。 既然客观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它势必就有它的功能与作用,而它的这种能够作功的功能与作用,正是沉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开拓找矿领域的一个新方面。要研究沉积学,必须先研究形成沉积岩的水动力学条件,水动力的不同运动方式与功能,对沉积物起搬移,搬运、分离、分选、聚集(捕俘)等作用。研究液流运动方式所处不同的阶段,地理位置,水流方向、风向的变化,它将产生不同的沉积结果。对不同的运动方式,形  相似文献   
2.
彭怀珍 《沉积学报》1991,9(2):121-126
国外一些地质学家提出风暴流沉积、风暴岩.强调系暴风(台风)的突变性与灾变性力量形成的沉积物.据笔者对旋涡流作用成因的观察与研究得知,旋风(台风、龙卷风、气旋)是形成旋涡流的动力源之一.但旋风本身不能直接在海水中摄取砂粒形成沉积物,必须通过海水旋涡流作用,才能形成沉积,这又有违风暴流沉积说原意,而变成旋涡流沉积作用了.况且,旋风流动速度可与声速相当,延续时间短,形迹不定,不易搬运与形成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规模巨大的梵净运动,在本区及湘黔桂三省接壤区内均留下了形迹,这是众所公认的。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在认识上尚有分歧。我认为,贵阳以东地区出现的SN向构造形态,与邻区截然不同,唯与近邻的梵净山及吉羊两个SN向穹窿构造颇有相似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有关地质、物探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对卫片的解释,从中探索它们之间的成生联系及其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