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秦岭造山带历经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古生代沿商丹带俯冲增生与碰撞,以及中生代沿勉略带南北两大陆块最终碰撞造山,成为一多期次构造演化而成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生代早期伴随最终碰撞造山秦岭发生强烈构造岩浆事件,在陕西商州市以西的东、西秦岭地区乃至扬子地块西北缘形成了巨量的花岗岩体,构成秦岭巨大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2.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地学前缘》2003,10(3):231-25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华北地台和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类似的Sr、Nd同位素特点 ,许多花岗岩和火山岩还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已积累的大量Sr、Nd同位素资料 ,从整个华北地台岩石圈的角度论证了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富集的性质、富集地幔发生的时代及其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了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指出本区岩石圈富集地幔的形成是在Pangea超大陆裂解时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 ,被拆沉的太古宙古老地壳重循环进入地幔改变了地幔成分所致 ,说明超大陆裂解、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和富集地幔形成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超大陆裂解伴随着大陆地壳生长和消亡 (重循环 )的大体平衡。结合全球地震层析资料 ,进一步探讨了由俯冲大洋残片转化的下地壳同古老克拉通地壳物质在花岗岩源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答“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斑花岗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花岗岩类,并且多数产在元古宙克拉通中。笔者曾报道了在秦岭造山带中发育有印支期具有环斑结构的花岗质岩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一文认为它们不是环斑花岗岩,并引用Ramo的图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秦岭环斑花岗岩的研究历史;环斑花岗岩的定义;世界上环斑花岗岩的成因类型;秦岭环斑花岗岩的副矿物及铁镁含量和环斑钾长石特征;秦岭环斑花岗岩与基性岩共存等。本文还论证了秦岭环斑花岗岩不同于元古宙非造山环斑花岗岩,而是一种造山型的环斑花岗岩,其形成于后造山环境,是挤压(造山)向拉张(稳定)转折时期的产物。最后对研究秦岭环斑花岗岩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外矿产资源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要求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再不能以大范围的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为代价。为此,向矿产资源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相关研究人员调整其科研方向,以确保国家经济和生态安全,这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以来朝阳气售持续异常、连续4a遭受严重旱灾的实际出发,以2002年为例,分析了朝阳地区干旱的成因和特点。借以为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 1999年以来朝阳气候持续异常、连续 4a遭受严重旱灾的实际出发 ,以 2 0 0 2年为例 ,分析了朝阳地区干旱的成因和特点 ,借以为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八五”期间,青海1:5万区调工作多方面进展,本文仅列述在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气象条件与乙脑发病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3~2002年朝阳地区6~8月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同期年降水量与乙型脑炎发病率进行相关回归计算分析。结果表明:7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趋势与乙型脑炎发病率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降水量与气温同步升高是诱发乙型脑炎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9.
北京云蒙山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锆石SHRIMP定年方法对云蒙山片麻状花岗岩进行年代学研究 ,得到 4组年龄 :14 4± 4Ma、16 0~ 16 3Ma、193~ 2 18Ma和 2 4 16Ma。其中 14 4± 4Ma代表了云蒙山岩体的侵位时间 ,16 0~ 16 3Ma和 193~ 2 18Ma两组年龄可能是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虏锆石的年龄。 2 4 16Ma与Davis等的锆石U_Pb法上交点年龄 (190 0~ 2 4 0 0Ma)一致 ,可能反映了原岩的时代 ,说明该花岗岩来源于晚太古代片麻岩的局部熔融或者是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获了晚太古代的锆石。  相似文献   
10.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岩石可以分为3种类型:“N-MORB”型、“T-MORB”型和“E-MORB”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岩石成岩环境的多样性表明龙游地区的变质岩实属一套构造混杂岩,形成过程与古大洋地壳的俯冲、消减有关,这也为龙游榴闪岩的产出、定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