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针对龙江流域下游南岸段干旱缺水的自然灾害现象,文章建立了新的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遥感监测信息模型,并建立了干旱分级标准.经过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对于区域性的干旱监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广泛用于干旱的监测、评估及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基于TM/ETM+和MODIS的漓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漓江流域近30 a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基于TM/ETM+和MODIS遥感长、短周期结合的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对3期 Landsat-5/7 TM/ETM+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和实际调查,发现造成漓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漓江水源林遭人 为破坏、城市化扩展和水质污染等因素有关。通过对MODIS-NDVI和水体反射波谱分析,初步探明了流域区植被总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和漓江水体污染的遥感反射波谱特征,确定了水质遥感监测的最佳MODIS波段,得到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城市扩展变化及河流水 质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采用特征波段阈值切割法对广西桂西地区岩溶区洼地、谷地第四系进行自动提取,提出了遥感技术在编制岩溶区第四系地质图新的技术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编制了研究区第四系地质图;,  相似文献   
4.
在被称为"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主峰区,散落着一些具有钝形外观的花岗岩巨砾。它们是否是冰川成因?探明这一现象具有多重意义。为此,笔者从遥感、地质学和地貌学角度开展了调查研究。基于TM、Quickbird-2及TM-DEM的多尺度多模式遥感地貌学解译表明,在猫儿山主峰部位不具备形成冰川漂砾的地貌环境条件。通过成山期与冰期年代对比,虽然猫儿山成山过程经历了第四纪冰期,但不能就此断定它形成了冰川,并导致巨型漂砾形成。对主峰基岩和巨砾的矿物岩石学特征比较表明,两者为同源关系,因此巨砾并非由远处搬来,而就是来自主峰的基岩。遥感线性构造解译表明,猫儿山花岗岩体中存在五组发育的断裂构造,它们造成了花岗岩岩体的内伤,是导致巨砾形成的重要内因。而强烈的物理与化学风化作用,加上陡峭地势的斜坡重力作用,是最终导致这些巨砾形成的重要外因。我们的实地调查证实了这五方面的分析与推测。结论很清楚,猫儿山主峰区分布的花岗岩巨砾成因于断裂构造、风化剥蚀与斜坡重力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它们只是主峰基岩的简单风化-崩塌物,而非冰川漂砾。  相似文献   
5.
针对龙江流域下游南岸段干旱缺水的自然灾害现象,文章建立了新的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遥感监测信息模型,并建立了干旱分级标准。经过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对于区域性的干旱监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广泛用于干旱的监测、评估及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采用特征波段阈值切割法对广西桂西地区岩溶区洼地、谷地第四系进行自动提取,提出了遥感技术在编制岩溶区第四系地质图新的技术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编制了研究区第四系地质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