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姚智  张朴  刘爱民 《贵州地质》2002,19(2):99-102
研究表明,喀斯特坡体上能否生长森林,与喀斯特区域地貌类型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通过荔波茂兰与望谟麻山两地的对比认为,山盆期地貌保存良好的地区,有利于森林的生长与恢复;而乌江期地貌叠加发育的地区,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从而说明已石漠化的喀斯特坡体并非全是人为被坏所为,也非所有石漠化喀斯特地区一经封山便可恢复森林。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健生  张朴华 《地理学报》2017,72(3):444-456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强烈关注。现有有关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多关注土地利用与城市内涝的关系,而对于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影响的研究则不多。本文以内涝问题严重的深圳市为研究区,利用深圳市2014年5月11日暴雨期间内涝点数据(共278个),选取类型水平上的最大斑块面积比例(Largest Patch Index, LPI)、斑块聚集度(Patch Cohesion Index, PCI)、景观破碎度(Landscape Division Index, DIVISION)、景观水平的蔓延度(Contagion Index, CONTAG)、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SHDI)共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不透水率、植被覆盖度、降雨量、地形地势及雨水管网密度等内涝影响因子,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深圳市景观格局对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土地利用类型中,住宅用地等建设用地对内涝灾害影响最大,其面积比例的增加会加剧区域内涝程度;② 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特征中,建设用地斑块的优势度、聚集度越高,景观破碎化程度越低,区域的内涝程度越高,绿地的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与建设用地相反;③ 城市整体景观特征中,景观整体越复杂越不易引发内涝灾害;④ 不透水率等人为因素比降雨量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程度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使人关注到地表景观格局对内涝的重要作用,为内涝治理和景观格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7月6日,在河北师大举行《河北地理概要》座谈会,来自省地理学会等单位十余位同志就这本书的成就和今后出书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认为:由邓授林主编,杨积余,刘文彬副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结合我国海洋调查、科研通信现状提出了我国海洋调查海岸电台的技术改造和建设设想以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