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前言 1985年12月5~14日,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召开了矿床成矿模式座谈会(Symposium on Mineral Deposit Modelling),会议由菲律宾矿山、地球科学局(BMG)、菲律宾地质学会、IUGS(UNESCO)共同主持召开。与会学者来自20个国家共121名(其中来自菲律宾以外的学者35名,日本有石原舜三、小西英二和井沢英二3人)。  相似文献   
2.
南九州地区在日本为金矿的最大成矿区之一而闻名,尤以很多浅成热液脉状金银矿床的产出而著称.最近(1981(?)金属矿业事业团在南九州发现了极富的含金矿脉,引起勘探地质学家特别青睐. 本文使用地形图、陆地卫星照片和重力资料、地质资料,分析了本区地貌和构造要素特征,专门剖析了南九州地区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并得出如下结果. 在考察了许多断陷盆地构造后,发现主要脉状金银矿床通常在盆地外缘分布的趋势.与火活动有关的构造发展史,可以分为下列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新世) 形成断陷盆地的面积相当小,并伴生高角度陡倾斜断层,为脉状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极为合适的环境: 第二阶段(上新世~更新世早期) 在南九州比萨地区主要由一系列激烈的火山作用形成该区的大范围断陷盆地,并在盆地边缘发生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 第三阶段(更新世晚期~全新世) 火山活动沿鹿儿岛湾向东移动,并形成所谓以魔儿岛湾组破火山口而闻名的鹿儿岛湾盆地.这一阶段的火山活动仍在继续,形成一些与之有关的地热体系和预期的金银矿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近年来因板块构造说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有关造山运动的见解。而且关于日本列岛周围消亡带的地球物理学知识以及对称变质带的岩石学知识,传播到了欧美,从而形成了一种与日本列岛实体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试论浙皖赣深断裂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钧  张景垣 《地质论评》1964,22(2):91-98
本文所论述的深断裂带,自江西省贵溪县起,经弋阳、德兴、婺源等县,入安徽省休宁县境,北东入浙江省昌化、孝丰、长兴等县,而没于太湖中,全长约500公里;横跨江南地轴及钱塘江褶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宽约60公里。  相似文献   
5.
日本岩田县釜石矿区某些火成岩的石英和无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物,已作为研究釜石矿区高温交代铜铁矿床的矿液来源和成矿作用的一个课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火成岩主要是是成矿前侵入的闪长岩——闪长玢岩、与矽卡岩化和成矿作用有关的蟹岳花岗闪长岩以及成矿后侵入的栗桥花岗闪长岩组成。在火成岩的石英中,见有气相包裹物、液相包裹物和多相包裹物。在闪长岩——闪长玢岩和蟹岳花岗岩的石英中,发育以岩盐为主要成分的多相包裹物;而在栗桥花岗闪长岩的石英中,这种包裹物则非常少见。这种趋势与这些岩体中氯和铜的含量多寡甚相一致。在蟹岳花岗闪长岩的石英中,流体包裹物的均一化温度,在247~380℃以上的范围内。据多相包裹物中岩盐消失温度的研究得知,流体的含盐度介于30到50%(NaCl 浓度当量)之间。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原始矿液的含盐度和温度都是较高的;这种含盐度高的矿液,在金属元素运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岩石中多相包裹物的分布还可以推断,高盐度流体应该来源于较深部,某些蟹岳花岗闪长岩的矿床就沿着这类花岗岩分布。但闪长岩——闪长玢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