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2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新科学家》报道,英国地质调查所正在英国东北部泰恩河与蒂斯河之间进行地热调查,以了解储藏于地下岩石中的热能能否满足该地区今后的能源需求。 从干热岩体中汲取地热能是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其方法是:打一对钻孔,通过爆破使两钻孔之间的岩石产生裂隙,然后将冷水从一个钻孔泵入,冷水通过裂隙时受热,再  相似文献   
2.
据美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1986年7月8日棕榈泉以北发生5.6级地震之后数日,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南段开始滑动。这个迹象很可能是该断层长期不活动的南段将发生大地震先兆。 为了深入地了解圣安德烈斯断层,以期作出正确的地震预报,美国地质学家正在圣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计划于1987年9、10月份在挪霍德克或海参威市召开“亚洲大陆到太平洋过渡带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成矿学”的中苏讨论会。 苏方建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和大地构造所的学者参加会议,交流过渡带的地学研究成果,磋商中苏双边  相似文献   
4.
美国地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已于1987年7月再次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任期6年。 1924年普雷斯出生于纽约,1949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由于在深部地球物理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1958年年仅34岁便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雷斯是地球自由振动现象的发现者之一。60年代初,从事地震学研究,目的是鉴别天然地震与地下核爆炸。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科学研究期间,普雷斯越来越多地参与为美国政府提  相似文献   
5.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是当今地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板块构造说究竟是地质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抑或仅仅是一种时髦的假说,不论是其最热心的拥护者,还是最激烈的反对者,都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冷静的思考和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苏联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找金属矿的新方法。 由于人工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激发岩石发出电磁波,所以根据受激电磁波的振幅、频率和它抵达接受装置所需时间就可以圈定矿体。产业部门采用类似方法寻找石油和天然气已经多年。但迄今为止,未能行之有效地用于寻找金、铅、汞或其他多金属矿,因为爆炸波往往掩没了微弱的电磁信号。  相似文献   
7.
据英《新科学家》报道,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最近开发了一项将二氧化碳激光器用于石油工业钻探的新技术。该公司宣称,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所产生的高温激光束钻孔,其钻进速度为普通回转式钻机的十倍。借助安装在地表的计算机控制激光束的扫描图  相似文献   
8.
据美《地质时报》报道,我国台湾省第一个海上油田于1986年11月开始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该油田位于台湾海峡,接近我国大陆,海水深度为200英尺。该海上油田的三个海上钻井平台、九口油井及四套水下井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构造地球化学组积极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地洼学说成矿理论为指导,在湘南老矿区—香花岭锡矿区,以前人工操作程度高、长期被认为成矿不利、没有找矿远景的地域,圈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石油地质学家接受石油的有机成因说,认为大部分石油蕴藏于中新生代地层中。但是,澳大利亚地质学家最近在《自然》杂志上报道:在澳大利亚北部麦克阿瑟盆地,他们钻了一眼1100英尺深的探井,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