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东秦岭南坡下志留统张湾组主要由笔石页岩,含介壳化石的钙质泥岩或两种岩层交互出现的混合相地层所组成,属于昆仑—秦岭沉积地层区的一部分。所产三叶虫计有7科、9属、22种(10新种,1新亚种、2未定种)。动物群的时代为早志留世,其层位大致可同扬子地台区龙马溪晚期到石牛栏早期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2.
华南晚三叠世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可划分三个组合:1.Lepidopteris otlonis-Hubeiophyllum cuneifolium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中-晚期;2.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Riret-icopteris microphylla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晚期-诺尼期的早期;3.Goeppertella kwangyuanensis-Selaginellites yunnanensis组合,时代为诺尼期。鄂西荆当、秭归盆地的洞竹园组和香溪组(狭义).底部有一层底砾岩或含砾砂岩,层位稳定.是三叠-侏罗系分界岩性标志。同时表明该区晚三叠世末期,地壳上升,改变了原来的环境,造成晚三叠世的三个植物组合标准分子和大部分常见分子绝灭.晚三叠世双亮类标准属种也逃脱不了这次毁灭性的灾难.而代表侏罗纪的金鸡组、武昌组、桐竹园组及香溪组(狭义)含的植物、菊石及双壳类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据此,笔者认为华南晚三叠世末期,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生物地质事件。文中还对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席运宏 《河南地质》2000,18(4):246-248
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近两年取得新进展,首批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已正式纳入《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年)。《规划》拟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一是登封嵩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另一是豫西南恐龙蛋化石地质自然保护区。此外,尚有省级的安阳小南海珍珠泉群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市级的陕县温塘温泉、鲁山虎磐河前寒武纪地质、汝州罗圈震旦纪冰碛、南召杏花山古人类、汝州温泉等5个自然保护区,当前地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下发通知,就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东秦岭南坡的河南省淅川县,内乡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昆仑秦岭地槽,秦岭褶皱系。长期以来,不少生物地层工作者将秦岭作为划分我国生物地层分区的天然界线。为此,对该区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在解决生物地层、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问题及指导普查找矿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