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20 0 1年 8月 ,广西自然博物馆在广西扶绥县那派盆地的茏草岭地点进行的野外发掘中取得重要进展。发掘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发掘 ,先后发现了包括四股骨、背椎、颈椎、尾椎、颈肋、背肋、肠骨、坐骨、耻骨、肩胛骨、胸骨等化石材料 ,到目前为止 ,根据出土的牙齿及骨骼化石可以确定的化石种类有 :蜥脚类、蛇颈龙类、鸟脚类和肉食龙类 ,较为完整的骨架有蜥脚类恐龙 2具 ,其中较大的 1具最长肋骨超过 2m、坐骨长 1.8m ,由此推测这条恐龙长度约 2 0m ,背高 5~ 6m ,为目前世界上可以装架的最高大的恐龙之一 ,在世界上与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甘肃省酒泉地区公婆泉盆地早白垩世恐龙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海鲁  罗哲西 《地质学报》2008,82(1):139-144
中国甘肃省酒泉地区公婆泉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的恐龙化石主要由1992年中日丝绸之路恐龙考察计划和1997~2000年中美马鬃山恐龙考察计划发掘和研究。先后发现的恐龙包括兽脚类、蜥脚类、禽龙类和新角龙类等。这一新的公婆泉恐龙组合的主要特征是同时包含了在晚白垩世占主导地位的几类恐龙的基干分子,如戈壁巨龙(Gobititan)是巨龙型类的基干分子,马鬃龙(Equijubus)是鸭嘴龙型类的基干分子,而古角龙(Archaeoceratops)和黎明角龙(Auroraceratops)是新角龙类的基干分子。公婆泉恐龙组合的另一特征是其某些成员的体型较大,如似鸟龙类和镰刀龙类恐龙是同期同类中最大的。比较研究发现,公婆泉盆地新民堡群的恐龙和辽西热河群的恐龙关系密切,但前者的整体来说要比后者进步。考虑到公婆泉盆地新民堡群的时代(Albian)较辽西热河群(Hauterivian晚期-Aptian早期)晚,公婆泉恐龙组合似应代表中国北方早白垩纪鹦鹉嘴龙恐龙动物群进化过程中较进步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尤永隆  钟秀容等 《热带海洋学报》2002,21(1):70-75,T001,T002
研究了卵胎生硬盘鱼褐草YouSebastiscus marmoratus精子发生的过程。褐菖You的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阶段,最终形成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和次数精原细胞阶段,细胞核中释放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分布于精原细胞和前期I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在前期I以后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拟染色体已消失。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前期I至末期I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在前期I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并形成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完成形成;在双线期,联会复合体开始解体。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盐度、pH值及不同浓度的NaCl、KCl、CaCl2、MgCl2、EDTANa2溶液,探究这些因子对赤点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成熟精子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内染色质致密,没有核泡(核空隙)。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1℃,27.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min;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5~35,盐度1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50min;适宜的pH范围为7~9,pH为9时精子的运动时间最长为33min。赤点石斑鱼精子在EDTANa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在400~700 mmol/L的NaCl溶液、400~600mmol/L的KCl溶液和500 mmol/L的CaCl2溶液中精子均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在MgCl2溶液中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活动能力不佳。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最适温度范围与繁殖季节的最适水温范围符合,适宜盐度范围较广,对pH值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赤点石斑鱼精子在NaCl、KCl、CaCl2溶液中活力较佳,在MgCl2溶液和EDTANa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巨齿兰州龙(新属、新种)是发现于中国甘肃省兰州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的一新鸟脚类恐龙,其牙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兰州龙下颌长1m,每侧有14个齿槽,而单个牙齿宽约4cm,这是已知恐龙中的首次报道。分支系统学分析发现巨齿兰州龙与非洲早白垩世Lurdusaurus arenatus关系密切。它们代表了鸟脚类恐龙进化中四足行走的笨重的一新支。兰州龙的发现也表明欧亚大陆与非洲在早白垩世具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水系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才浩  尤爱珍 《地质与勘探》1996,32(5):33-36,41
根据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3万余件样品中40种元素含量,统计了32种微量元素的背景平均值,浓度克拉克值,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在利用水系沉积物富集系数估计值对浓度克拉克值进行校正后,使用顺序号累加法对福建省32种元素内生成矿作用的规模进行预测排序,并分析了银,硼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
8.
詹雅婷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87-1094
为了研究宁芜北段火山岩盆的矿产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本文以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及Pleiades1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综合运用目视解译法和多种遥感图像增强技术,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研究区进行了遥感影像解译,提取了与预测矿种密切相关的线、环、色、带、块遥感五要素。通过分析遥感五要素矿产地质特征与矿产点分布关系表明,研究区内的铁铜硫金矿床及星罗棋布的矿点大部分位于构造岩浆成矿亚带中,受区内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及其它断裂纵横交叉形成的断裂网格及火山机构控制,大多分布在数条断裂带交汇位置,另有一些分布在断裂带与环形构造的交汇处附近。基于主要的矿点受区内断裂网格及火山机构控制,遥感图像的综合地质信息特征与找矿目标紧密相联,说明了基于遥感图像的综合信息可以作为找矿预测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主要针对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进行研究,采用VS2010开发环境,SQL Server2008、.NET4.0框架、B/S架构等关键技术.设计提供报告查询、报告录入、报告维护、服务器连接、用户管理五大功能模块,提高了地质资料整理与查询的效率,实现对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尤龙凤 《地下水》2018,(6):57-59
通过调查太原市山丘区小泉小水的位置,测量小泉小水的流量,采集水样并对部分小泉小水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娄烦县常家坡泉、官塔泉,阳曲县的六固泉3处泉水调查时干枯无水,仅在雨后才能形成水流。阳曲县箭杆泉、古交市安家沟村泉和娄烦县独石河泉3处的泉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清徐县不老池泉水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