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安徽宁国东山坞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国东山坞地区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仙霞褶皱带,受张性断层控制,成矿地质体为构造角砾岩,围岩为早奥陶世印渚埠组泥岩和寒武纪—奥陶纪西阳山组泥质灰岩夹微晶灰岩。通过对宁国东山坞地区金矿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槽探及钻探工作,总结该区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印渚埠组泥岩是该区金矿形成的基础,当张性断层通过印渚埠组泥岩,或西阳山组泥质灰岩与印渚埠组泥岩界面附近叠加断层时,易圈定低品位的金矿体。通过系统分析东山坞地区金矿的矿化特征、成矿结构面、成矿地质体及Au来源,初步认为东山坞地区金矿为远成低温热液交代叠加构造岩后形成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摘要: 黄山市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构造背景及气候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资源。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发现黄山市有地质遗迹点126处,可划分为3大类、11类及32亚类,其中以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和水体地貌为重点类型。通过对主要地质遗迹时代、分布、类型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与对比,发现黄山市地质遗迹是由多种地质营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既有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内因,也有生物活动、差异风化、流水冲蚀和重力崩塌等外因,且包括了人文因素。黄山市地质遗迹资源在地质学、地貌学、生态环境及社会人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科普意义,可通过申报地质公园、推出高品质地质旅游路线、建立地质教学及科普研学基地等方式予以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3.
东山坞矿区位于宁国市南东120°方向约20km,行政区属中溪镇管辖.峰子山矿段位于矿区的东部.矿体赋存于北西西向F1张性断裂内及其次级断裂中,为构造期后含氟流体充填贯入构造岩形成.萤石矿控矿断层上盘为寒武—奥陶纪西阳山组泥质灰岩夹透镜状微晶灰岩,下盘依穿矿深度分别见有早震旦世蓝田组泥质灰岩及晚南华世南沱组含砾泥岩.断层...  相似文献   
4.
章贤能  寇尚文 《江苏地质》2017,41(2):183-191
安徽宁国张村锑矿处于江南造山带北东端,是近年发现的锑矿床。锑矿赋存于后南华系盖层张性滑脱断层中,控矿断层下盘为早寒武世荷塘组炭质硅质泥岩及震旦—寒武纪皮园村组硅质岩,上盘为寒武—奥陶纪西阳山组泥质灰岩夹透镜状微晶灰岩、晚寒武世华严寺组灰岩。张村锑矿成矿地质体为角砾岩,成矿结构面为北西向张性断层。断层是含矿热液流动的通道,Sb丰度值高的西阳山组泥质灰岩是锑矿的形成基础,且灰岩性脆易碎,在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裂隙,有利于天水及深部热液流体循环萃取矿质。锑矿自然类型为辉锑矿化角砾岩,局部夹有充填型块状辉锑矿,矿床成因初步定为低温热液脉状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