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孙锡荣 《地下水》2018,(5):143-146
以内蒙古某水库坝址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坝址区的断层及破碎构造带、岩体的波速及完整性系数等参数进行测量,为地质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对地面物探工作和测井物探工作分别进行研究。地面物探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而测井物探采用地震测井和超声波声速测井相结合的综合测井方法,在上下坝址区域布置高密度电法断面,完成了坝线地质构造勘察,查明了坝址区河床段顺河断层及破碎带的位置、规模和延伸情况,结果表明:上坝址区断面勘察范围内未见明显的破碎构造带或断层,岩体的完整性与岩体的风化程度、构造发育程度有关;下坝址区有一低阻异常带F1,存在破碎带,但受勘测区域地形条件限制,无法布置足够长的电法断面,无法确认勘测断层倾向,测试成果与地质勘查资料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提出的一种电法勘探新技术。是常规电法的一种改进方法,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分布规律解决实际中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问题。以贵州某高速公路大桥区域为研究对象,为查清研究区溶洞发育具体情况和灰岩与泥灰岩、砂岩岩性分界,采用高密度电阻法共布设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7条,测线总长度2 230 m,利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和推断解释,结果可知:该高速公路大桥研究区的设计线路高密度电法电阻率异常分为水位以上高阻闭合异常和水位以下低阻闭合异常,此外还有岩性变化导致的大面积低阻异常区域。推测该区域灰岩部分岩溶发育区域较多,预测在510~533 m高程处有一个较大的联通岩溶发育区域。部分地区存在灰岩到泥灰岩和砂岩的岩性分界。研究结果为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