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黔南台地罗甸末期—冷坞期海平面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南部台地相区二叠纪罗甸末期—冷坞期的海平面经历了连续7次三级旋回升-降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以早期上升较慢为特点(包括第1~3次升降旋回)和以早期上升较快为特点(包括第4~7次升降旋回)的两个不同阶段,其中以海平面第1次升降旋回的早期上升最慢,第4次的最快;海平面变化期间的海面始终都位于台地边缘坡折带之上,而最后一次海平面下降叠加东吴运动导致海水退出台地。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盘县特区火铺镇茅口组的 类动物群共有 类26属83种(不含未定种),Neoschwagerina 带自下而上可分为Cancellinaprimigena亚带、Praesumatrinaschellwieni亚带、Afghanellaschencki亚带、Neoschwagerinadouvillei亚带和ChusenellaishanensisYabeinagigantea等5个亚带。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区茅口阶底部最早出现的Neoschwagerina类群以及与其共生的Cancellina分子在不同剖面不尽相同,茅口阶底界的精确对比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代表该地茅口阶底界的 类标志种。  相似文献   
3.
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及其(蜓)类动物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贵州省盘县特区火铺镇茅口组的(蜓)类动物群共有(蜓)类26属83种(不含未定种),Neoschwagerina(蜓)带自下而上可分为Cancellina primigena亚带、Praesumatrina schellwieni亚带、Afghanella schencki亚带、Neoschwagerina douvillei亚带和Chusenella ishanensis-Yabeina gigantea等5个亚带.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区茅口阶底部最早出现的Neoschwagerina类群以及与其共生的Cancellina分子在不同剖面不尽相同,茅口阶底界的精确对比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代表该地茅口阶底界的(蜓)类标志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