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盐池河磷矿山体崩坍破坏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6月3日,盐池河磷矿发生灾难性大规模山体崩坍,崩坍山体的总体积约100万方,崩坍堆积物的分布范围为500×478米左右,河床最大堆积厚度达40米,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分析崩坍山体的变形过程,破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地质调查及变形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单元计算及模拟试验,其结果与崩坍山体的实际变形破坏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2.
矿山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宝魁 《地质科学》1986,(3):300-310
岩心裂饼是钻探过程中特有的岩石力学现象。1958年哈斯特首先报道过岩心裂饼现象,且发现岩饼的厚度与其直径的比值随初始应力的增加而减少,其后,库克则利用钻孔岩心饼化的程度评价岩体中的初始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地应力坝区硐室围岩岩爆及其断裂破坏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围岩的岩爆现象 岩爆是岩体工程开挖中常见的岩体力学现象。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岩爆屡有发生。二滩坝区,渔子溪和映秀湾电站建设中均发生了较明显的岩爆。因而引起人们较大的关注和研究。 在二滩坝区左坝肩于正长岩体中开挖探硐和进行岩体力学试件加工过程中均出现了岩爆现象,尤其是以2号探硐的3?支硐最为明显。在开挖初期就出现过轻微围岩壁面爆裂现象,其后日趋明显。岩块碎片呈葱皮状剥落,尤其以3?支硐的外侧邦近岸坡部位,  相似文献   
5.
三山岛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湾畔,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对于矿山地下开采存在某些特殊的地质工程问题。本文分别来用地质力学构造线分析方法,现场地应力量测及声发射凯萨尔效应实验方法,研究了矿区的地应力场特性。结果表明,矿区的地质构造应力为N40E左右,NE=110bar左右,NE:V:Nw=1:0.9:0.65。这为矿山地下开采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孙广忠研究员和姚宝魁副研究员、武汉岩土力学所王靖涛研究员、声学所田时秀副研究员和国际合作局赵文利同志组成的煤与瓦斯突出及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考察组,从1988年6月5日至7月6日对法国、西德和奥地利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考察工作。共访问了14个单位,其中主要有法国煤炭研究中心、巴黎矿业学院、南希矿业学院、法国地矿研究局(BRGM)、洛林煤矿、巴黎矿院岩土工程中心、德国煤矿工业联合组织(WBK)所属的三个研究所:地球物理、振动和声工程研究所、地质所和爆炸防护与爆破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的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弹性理论分析, 给出了预应力锚杆施加于围岩(开挖边界附近的岩体)的附加应力场和附加位移场, 并由此得到预应力锚杆提供给围岩的附加应力状态的普遍形式。  相似文献   
8.
工程实践表明,岩体应力量测结果主要受以下两类因素的控制与影响, 1.应力量测方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同的应力量测方法不仅具有相应的适用条件,而且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及量测精度; 2.各类地质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复杂的地质因素影响,岩体中存在极其复杂的非均匀分布的应力场。除区域性构造应力或构造残余应力的作用外,这些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地形;剥蚀作用及岩浆岩的侵入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