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缆道缆车结合,是针对华北多数河流的特点,和目前缆道在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在华北区的一次协作会上提出来的一种过河设备。目前山西已建成两套,并投入了生产。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尝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总结经验,仅对其中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讨论意见,供参考。一、结合的必要性华北地区的水文测验工作,在60年代创始了升降缆车,克服了在此以前从国外引进的固定缆车的缺点,较好地解决了流量输沙率的实测问题,测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华北大多数河流,洪水时水草多,流速仪易被缠绕,人在吊箱上可以及时排除,因此缆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缆车电气化程度低,升降悬杆(铅鱼)、升降吊箱和采样器等都要投入较重的体  相似文献   
2.
三、河床演变情况1.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河床发生演变的基本原因,前面已談到是由于水流的动能、环流及泥沙运行所致。但每一条河流的河床怎样会发展成为現在的形态,則是水流和河床在长时期內相互作用的結果。水流在其他水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流速在断面上的分布情况和速度的快慢,将为河段的断面所决定。断面的形状和大小一有变化,必将使水流情况发生变化;而水流情况的改变,又将使河床改变其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水文测驗規范和水文資料整編方法一書中,曾提到连实測流量过程綫法。但我們在以往整編中应用極少,后來在南运河水系受閘門影响的資料整編中,才开始应用此法。应用結果說明这一方法能在一定条件了得到滿意的整編成果。应用的范围,亦可推廣到受冲淤、回水、漲落等各方面影响的資料,現將我們对这一方法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河床演变     
河道承受水流的床面,称之为河床。每一条河流的河床,从河源到河口,都不是經久不变的,它們經常发生着冲刷、淤积,只是有的变化比較显著,有的变化緩慢,在短时間內看不出来,或者有一个时期的稳定。如我国黄河下游的河床,变化即非常剧烈,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