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周安  孙洁  杨勇 《地震学报》2009,31(1):100-107
在安徽省的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分别抽样4个乡镇总计781户农村民居,进行抗震性能调查,得出安徽省农村住宅在建筑年代、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地基基础及构造连接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的概率分析法,对所调查的民居进行震害预测.分析表明,安徽农村民居在基本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尚不会发生毁灭性破坏,但中等破坏将较大面积发生.提出了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的政府管理和技术措施等对策.经济分析认为,增加约3%——4%建房投资,即可基本实现国务院的防震减灾目标.   相似文献   
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一榀二跨二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破坏机制、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有着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框架节点处于双向受压状态,节点刚度和核心区抗裂性得到增强,提高了框架整体抗侧刚度。在竖向和水平力的作用下,梁端在叠加的负弯矩作用下率先出现塑性铰,可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井间地震作为一种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在数据采集时存在大量的随机噪声。笔者采用改进的F-X域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方法,将信号转换到F-X域后分解成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进而通过滤波来达到去噪目的。通过对理论数据和实际井间地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此方法不依赖于基函数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对于消除井间地震数据中的噪声以及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教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拟建中的泉州造船厂进行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映像时间剖面进行了综合处理和解释,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及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卞国炎  周安 《安徽地质》2004,14(3):228-230
对8根采用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SGFRP)包裹加固的混凝土方柱进行轴心抗压试验,研究柱加固前的轴压比和SGFRP的粘贴层数对加固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及其破坏形态。试验表明,SGFRP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方柱的极限承载力,并有效改善加固柱裂缝分布的均匀性,延缓裂缝的发展。粘贴一层SGFRP时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提高近40%,粘贴两、三层时的提高幅度均约50%。同在粘贴一层的情况下,无轴压力时加固可提高极限承载力37%,轴压比为0.8时提高9%,轴压比1.1时无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