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川省石棉县挖角地区花岗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与松潘-甘孜地块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学、岩相学、LA-ICP-MS U-Pb年代学和MC-ICP-MS Hf同位素组成研究,厘定了岩体形成时代,探讨了岩浆来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挖角二长花岗岩形成年代介于852±33Ma和847±44Ma之间,处于晋宁期晚青白口世,与全球Rodinia期泛大陆形成密切相关。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表明,2个样品的εHf(t)值分别为+3. 9~+9. 3和-8. 0~+6. 5,为典型的壳-幔混合型; Hf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 14~1. 49Ga和1. 33~2. 24Ga,均值分别为1. 32Ga和1. 52Ga,表明岩浆源区以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基底的部分熔融为主,形成过程中有幔源及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的贡献。挖角地区晋宁期二长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扬子板块西缘晚青白口世岩浆活动期和源区特征,其成因与全球Rodinia泛大陆形成期间岩浆活动和与壳幔混合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研究成果,为解释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  相似文献   
2.
大型地下洞室岩体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围岩分类相对复杂,综合运用几种围岩分类方法有利于准确确定围岩的综合类别。在试验资料和长期现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利用RMR、Q、HC、BQ及RMi分类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代表性洞室主厂房围岩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分类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Q值与RMR值、HC值,RMi值与HC值、RMi值与RMR值呈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91、0.82、0.87、0.94; Q值与RMi值呈乘幂关系,RMR值与HC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5;[BQ]值与HC值、RMR值呈线性关系,而与Q值、RMi值分别呈指数、对数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49、0.38、0.38、0.40。研究结果表明,RMR、Q、HC及RMi分类方法相关性好,可互相补充、验证,有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BQ分类与另4种分类相关性较差,在该水电站及类似工程中适用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