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由于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引发因素的复杂性,在及时和有效地掌握潜在隐患部位上还亟待进一步探索与细化,力求防灾抗灾工作有的放矢,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本文就基于山区的基本特征和房后边坡潜在地质安全隐患基本信息调查,简要分析房后边坡孕灾致灾环境,并针对它们的影响程度,采取层次分析(AHP)等方法来确定安全评价因子权重和安全系数,对构造安全评价结构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安溪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频繁,地质灾害对人类的肆虐更加明显,防治工作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地质灾害极具不稳定性和难以确定性,给防治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为了全面贯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精神,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溪县经过多年的具体实践,目前已初步摸索出一套基层防治管理经验,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和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的认同,在此仅供广大读者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土资源系统高效地开展地灾调查、防治和管理,设计地灾云平台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设目标、运行模式、总体框架、云存储架构和技术路线。该方案融合地质、地理和灾害等信息及通讯、网络、计算机、遥感和数理统计等技术,以"终端用户+移动互联+云服务器"为模式,重点构建调查采集、速报会商、应急指挥、监测预警、预案生成和综合管理六大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4.
卓万生 《工程地质学报》2020,28(6):1344-1351
本文以安溪县尧山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工程勘查和专业监测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发育特征、坡体变形破坏模式、分布特征以及变形破坏范围等实际情况。然后基于FEFLOW软件构建出研究区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探寻在不同雨强条件下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规律,再利用FLAC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体滑动面深度及其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崩坡积碎石土滑坡的地下水管网状渗流系统发育,坡体不仅只表现为拉裂型变形破坏特征,而且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特征也十分明显,在雨强165.5 mm·m-1和317.7 mm·m-1条件下,地下水位较天然工况分别上升0.5~1.5 m和0.5~2.5 m,滑动面深度9~12 m,稳定系数分别是1.04和0.97,通过分析比对,模拟结果的误差值都在容许范围之内,并与现场调查和实际监测的数值均较为吻合。因此,采用“盲沟盲管+截排水沟”为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一到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但是,在防灾工作的热潮背后,又反映出我们的技术支撑工作所达到的程度。本文从风险管理角度,进一步阐述预见、预防地质灾害的看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西平公路内社段东南侧后山高边坡的地形地貌、滑坡发育特征、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统计,判定该滑体的稳定性,再通过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验算,并针对边坡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实际情况,对该隐患地段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新建瑞璧楼群所处的山坡和挡墙等范围为研究区,论述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建筑群概况、地质条件和隐患特征,通过对研究的地震效应、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测试分析、岩土体性状以及挡墙变形发育特点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初步判定挡墙的稳定性;再采用理正通用路基设计CAD——挡土墙设计软件,分别对是否存在滑动面的两种情况进行稳定性验算。依据验算结果和边坡的主特征,结合工程实际,对研究区初步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溪山区的地理特征、建房特点、灾害发生的诱因及其特性,从坡高、坡度、坡面形态等几何因素和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结构等地质因素及降雨、人工开挖扰动等诱发因素作为切入点,寻求诱灾致灾因子及其权重,并探讨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防范管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近20 a来一项新的事务,从零起步→基层实践→摸索总结→持续完善,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的空间、新的格局和新的提升。基于《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结合《福建省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20多年来作者在典型沿海山区大县(安溪)的基层探索实践,承接作者独撰2006年发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论》,以福建为例,针对台风暴雨的显著特性,概括现状、立足实际、剖析问题、面对短板和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复盘+推演”等方法,对福建地质安全隐患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孕灾启动情形、成灾致灾机理、早期识别和排查评价方法的建立展开逐项的分析阐明,初次提出“坡++”建房方式、不可忽视的“两个层积层”等概念,初步提出以本文提及的“创建+依靠”为基础,实施“双控模式+三员模式+四道防线”等相配套的精细化管控新举措,综合归纳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防范组合拳之对策。粗略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跟广大同行、专家和读者能进一步商榷、探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