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山东中寒武统徐庄组与张夏组界线的三种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书 《山东地质》1992,8(1):19-24
  相似文献   
2.
寒武纪地层在山东中部和南部广泛发育,露头良好。J.Bergeton(1899),C.Airaghi(1902)和H. Monke(1903)等人均描述过山东寒武纪中的一些三叶虫化石。1903年,B. Willis和E. Blackwelder在山东张夏、崮山和莱芜九龙山等地测量了剖面,采集了化石,对寒武纪地层作了初步划分。其研究成果于1907年正式发表。将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泰安大汶口寒武纪地层中所产的蝙蝠石(Drepanura premesnili Bergeron)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已被一名叫张华东的人所发现(据章鸿钊著“石雅”一书载,1927),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37年,孙云铸研究该地“崮山页岩”时曾将张夏组上部地层命名为“汶水层”。不少中外地质学家和院校师生先后来此处考查研究,但地层发育状况和生物群面貌至今尚未见较详细的报道。1983年6—7月,因天旱,汶水断流,笔者有机会在汶河详细填绘了地面地质图,测制了剖面,系统采集了化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栖霞地区蓬莱群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工作,除采集到大量微古植物化石外,未发现任何无脊椎动物化石。因此,前人在该区蓬莱群中采到的所谓“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应予否定。本文重新肯定了栖霞地区蓬莱群的时代属震旦纪.  相似文献   
5.
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建组剖面位于山东长清张夏—崮山一带。两组界线是划在三叶虫带Bailiella带与Liaoyangaspis带之间。而反应到岩性界线上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Ⅰ.页岩—灰岩型;Ⅱ.灰岩—灰岩型;Ⅲ.灰岩—页岩型。并简要地列述了区域上的分布状况。同时结合局系统所开展的区调工作,指出岩性组图中的“张夏组一段”具有明显的穿时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怀书 《地层学杂志》1991,15(2):130-134
<正> 徐庄组系1953年卢衍豪、董南庭所建,建组剖面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张夏镇西南徐庄。徐庄组是由“馒头页岩”分割而来,馒头页岩为1907年 B.Willis和 E.Blackwelder所  相似文献   
7.
<正> 1907年,B.Willis与E.Blackwelder将张夏一带馒头页岩与崮山页岩之间的一套灰色中厚层灰岩称之为张夏石灰岩。1951年,卢衍豪、董南庭将其厘定为张夏组。命各地点和层型剖面位于长清县崮山虎头崖一黄草顶。中寒武统张夏组在鲁西分布较广,露头良好。依据其岩性组合,可将鲁西分区进而划分为三个地层小区。即济南一滕县地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