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钦—下关铅锌矿带矿床类型,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式房  刘仪来 《云南地质》1991,10(2):119-144
本文根据该铅锌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稳定同位素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床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成矿物质来源,并指出了找矿方向矿带内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四个系列、八个成因类型。矿带跨越三江褶皱系、松潘-甘孜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三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呈南北向狭长条带状,受壳下深部构造的控制。金属在地壳中的再分配,主要与南北向导矿构造有关。容矿构造以圈闭一半圈闭构造为主要。铅锌主要来自:(1)地幔源:(2)赋矿地层或岛弧型火山岩(壳源或壳幔混合源)。成矿在时间上与地壳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成矿期以喜马拉雅期为主,燕山期、印支期和加里东期次要。对矿带内的铅锌矿床划分为与喜马拉雅期中酸(偏碱)性幔源岩浆小侵入体有关的沉积改造型、混合源热液型、斑岩型、接触型和热液脉型等不同类型,并建立其成矿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