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80、90年代的近20年中,鱼洞河流域的煤矿开采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设置了16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取样调查,同时选取了10个主要煤矿酸性废水排泄口进行同步监测。根据当地的地表水体环境背景值,结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筛选出7项造成河流污染的水质因子,最终确定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矿酸性废水的排放,铁、pH值、镉和硫酸盐是区内酸性矿井水的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煤矿区,由于地下水频繁突入,造成淹井或因突水威胁使大量煤炭资源难以开发。因此,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防治水提供依据,对煤矿床安全开采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以宁东煤炭基地麦垛山煤矿为例,采用解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和三维渗流数值法等六种预测方法,对该煤矿11采区110203、110208工作面2#煤顶板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进行了涌水量预测。通过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最后推荐采用最小二乘比拟法预算结果做最终矿井涌水量。  相似文献   
3.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重要环节,是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煤炭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规模开采,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规范划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基础上,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新方案:类分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老空水充水矿床、地表水充水矿床和复合式充水矿床6个;亚类分顶板充水、底板充分水、周边充水和组合式充水4个;型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个。  相似文献   
4.
中低温地下热水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其成因及赋存规律的研究,是合理勘探、开发的基础。本文从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根据地热传导原理,研究了传导型热储的发育条件,划分了主要热储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井(孔)中热场及井液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井液温度分布曲线及井液温度变化与地层的对应关系。该成果对勘探开发地下热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沙曲井田位于山西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的中部,处在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统的径流区。矿区奥灰水水量大,水位标高为+797~+802m,其中的4#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5MPa,10#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3~6MPa,属带压开采矿井。利用井田以往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应用GMS软件建立矿区三维立体模型和地下水渗流的数学模型,实现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使数学模型能正确地反映预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达到数值仿真效果;应用有限差分数值法,对开采上组煤(3#+4#)和下组煤(8#+9#、10#)时,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奥陶系峰峰组含水层的疏降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北煤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西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差,降水少且集中,旱涝灾害频繁,植被稀疏,水资源短缺,存在着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及草场退化、耕地面积减少等严重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而煤矿山的无序开发,造成该区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严重制约了区内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煤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主要问题的现状的详尽分析,提出应用“3S”技术评价的思路,并指出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评价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试论煤田(矿)水文地质问题及勘探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水荒,东部水害"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两大水文地质问题,目前煤田(矿)水文地质工作主要问题有煤矿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矿井水害威胁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服务年限、矿区水环境问题突出等.相应的研究内容为合理开发利用矿区供水水源、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和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现行的勘探技术方法有综合物探技术方法、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和模型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境内古岩溶分布规律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将古岩溶所赋存的介质分为前活动型古岩溶岩系、活动型古岩溶岩系、稳定型古岩溶岩系、再活动型古岩溶岩系,每一岩系按沉积旋回分为若干个岩组;将古岩溶期分为前活动期、活动期、稳定期、再活动期[1],每一期按构造运动[2]分为若干亚期.古岩溶分布特征(特别是相似性)的研究成果对于从事古岩溶相关领域(水文地质、石油地质、环境地质等)的研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若干GIS在水文学及地下水文学中的应用实例的基础上,利用Mapinfo所提供的GIS工作平台,笔者开发研制了GIS与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耦合系统(GIS-FEM),成功地实现了GIS与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这两种技术方法的耦合.GIS-FEM系统弥补了以往GIS软件的水文专业分析功能较弱的缺陷,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水质等级模糊综合评价、绘制水样玫瑰花图、进行水化学资料的统计分析,而且其三角单元网格的自动剖分和对计算结果的多种图形化显示等功能大大降低了传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模型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地裂缝灾害模拟与灾情预报的GI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临汾市地裂缝灾害受控于多种因子.在详尽分析了诸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渗流场、地层条件和地貌环境等各个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它们各自的专题层;然后利用先进的AHP方法确定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处理操作功能,构建出地裂缝灾害模拟评价的多元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裂缝灾害的灾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