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7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中区晚奥陶世古地理图及其说明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华中区为华中—西南区的简称,又称扬子区,北面包括东秦岭南坡,南面包括滇东南地区。本文的上奥陶统,是指Climacograptus spiniferus带(Ha~2)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L_1)之间的地层,下部为石口“期”,上部为五峰“期”。在华中区是指中奥陶统顶部Richardsonoceras带与G.persculptus带之间的地层。华中区石口期的地层为临湘组(灰  相似文献   
2.
倪寓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4):290-290,305
1996— 1 997年间笔者曾多次鉴定广西区域调查研究院送来的化石标本 ,其中有些化石采自广西东南边陲的博白县龙潭镇以东的六角田 ,产出于曾被归属志留系的一套轻变质的灰黑色泥岩中 ,因受加里东期花岗岩体侵入的影响 ,所送标本受到轻度变质的作用 ,保存极差 ,且数量不足。化石丰度不高 ,其中主要是一些对笔石类断枝 ,能作确切鉴定的只有一种假等称笔石即剑柄假等称笔石哈氏亚种( Pseudisograptus mamubriatus harris Cooper &Ni)。假等称笔石属地质历程短 ,在澳大利亚相当发育 ,产出层位为 Castlemainian阶上部至 Yapeenian阶 ,大致可与英…  相似文献   
3.
<正> 西藏北部申扎地区奥陶纪及志留纪地层,是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一分队于1978年发现的。1980年6—8月间,笔者对申扎县北约50公里永珠桥一带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作了详细观察。在永珠桥南10公里的刚木桑与门德俄玛两沟之间,班戈县至申扎县公路旁右侧山脊上,测得奥陶系一志留系界线剖面如下:  相似文献   
4.
藏北申扎地区的志留—泥盆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关于藏北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和林宝玉曾有报道。1980年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西藏地质局共同组成藏北地区地层调查队,在本区进行调查。现把这一地区志留一泥盆系的一些新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钦州、玉林地区的志留系和泥盆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正> 广西钦州、玉林地区是研究中国南方志留系、泥盆系,特别是含笔石、竹节石地层的重要地区。这个地区的志留、泥盆系是由广西区测队、广西第三地质队等单位最先研究的。汪啸风(1977,1978a)曾著文发表了钦州的志留纪地层和笔石动物群。玉林地区的泥盆纪  相似文献   
6.
<正> 广西钦州地区的志留纪地层早在1959年张捷芳即已报道,除新建立的上志留统防城组外,下志留统和中志留统均沿用广东西部的地层名称,分别称为连滩组和文头山组(穆恩之,1962)。钦州地区的泥盆纪地层是近年来发现的,汪啸风(1977)曾经作过报道。1977—1978年,广西区测队在玉林地区发现了泥盆纪含笔石及竹节石地层,部分标本送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笔者等于1980年4—5月在钦州县那丽公社及小董公社,和玉林县樟木公社及南江公社等地测制剖面,采集化石。现将几点地层上的看法,简报如  相似文献   
7.
<正> 安徽南部的奥陶纪地层,许杰(1934)曾系统地研究,钱义元等(1964)又作了补充。1974年秋,笔者在泾县北贡里、宁国县胡乐司及九宫庙、太平县谭家桥和黟县宏潭等地观察了奥陶纪地层,获得一些新的认识,现简略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