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回采巷道煤柱与底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老顶和老底视为加载系统,分析了回采巷道煤柱和底板岩层的相互作用及稳定性,并提出了底板岩层产生滑移的条件。认为回采巷道底鼓一般不是底板岩层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向巷道内滑移所致。  相似文献   
2.
岩石破坏后的注浆固结体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张农  侯朝炯 《岩土力学》1998,19(3):50-53
在破裂岩石残余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注浆固结体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证实注浆固结后破裂岩块残余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发现其侧向变形和径向变形趋向协调,从而提高了破裂岩块的塑性变形性能,并在较大变形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果有助于解释围岩注浆加固控制巷道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受力变形分析及底鼓力学原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了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力学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底板力学模型,计算了巷道,窄煤桩,高支承压力区底板岩层的相对位移,提出综放沿空巷道底鼓成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巷道底板一定深度的岩层在等效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拉应变而破坏;二是由于巷道底板岩层的破坏降低了高支承压力区底板岩体围压,导致这部分岩体在基形变热能释放过程中破坏而产生的巷道内的塑性流动三是实煤体帮的下沉,并简要分析了煤柱宽度对底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