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桂西南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由浅水陆棚、地台边缘—斜坡、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和深水盆地4种主要的沉积类型组成,自北向南呈现由浅到深的规律性分布。深水区地层以含锰粘土岩、硅质岩、滑塌角砾灰岩和普遍发育玄武岩为重要特征,与盆地边缘差别显著。以斜坡相区生物地层控制良好的层序地层和重要事件为桥梁,建立了深水区地层序列、主要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及其与不同相区的年代地层对比关系。深水区岩浆活动可识别D1晚期—D2早期、D3晚期—C1早期、C2中期—P1早期以及P3—T1早期4个幕式活跃期;以洋岛型玄武岩(OIB)为主,滇—桂—越边境地区具洋岛—洋脊型(MORB)过渡特征。枕状玄武岩主要集中在C1早期、C2中期—P1早期和T1早期三个时段,其中C2—P1玄武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研究表明右江盆地是晚古生代发育于扬子与印支地块间的小洋盆,属东特提斯多岛洋的一部分。其沉积演化经历了浅水陆表海盆地(D1)、深水裂谷盆地(D2—D3)、扩张洋盆(C1—P2)、收缩洋盆(P3—T2早期)、残余盆地(T2晚期—T3早期)五个阶段。盆地西南缘可能属印支地块的北部边缘,而盆地北部属扬子地块的西南缘。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主要发育于滨岸沉积体系和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砂体表现为逐级下降的楔状体。东河砂岩沉积期间,其滨岸环境以高能砂质滨岸和高能砾质滨岸居多,泥质滨岸极少见。东河砂岩有利储集层的主控因素是岸线迁移与相带展布。油气运移条件和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决定了有利勘探区带。油气储集体分布预测应该依据强制海退体系域楔状体随岸线迁移的分布规律展开。在沉积层序分析和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勘探现状和构造圈闭分析,初步确定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有3个石油勘探有利区带。经钻探实践证实,依据这一思路可以获得油气大发现。  相似文献   
3.
滦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确切描述扇三角洲各相带空间分布形态与规模, 以便与地下相同类型的沉积体进行比较, 采用精细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 重点对滦平盆地晚期阶段发育的扇三角洲序列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在幕式构造作用下, 滦平盆地经历了5期火山喷发和构造沉降演化阶段.在分析目前高精度层序划分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初始水泛面作为划分四级层序界面的观点, 建立了若干界面识别标志; 提出了划分五级层序的基本原则.按照上述观点, 对滦平盆地所研究层段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 共划分了2个层序、15个四级层序和40多个五级层序.剖析了滦平扇三角洲沉积构成, 认为它是属同生断裂构造控制的近源陡坡粗粒浅水为主的扇三角洲体系, 发育了3种沉积组合, 共17种成因相.概括了盆地构造活动性对扇三角洲发育的3种控制模式, 即构造平静期干旱气候发育了缓坡浅水型扇三角洲; 沉降作用为主的构造活动期发育陡坡半深水-浅水型扇三角洲; 盆缘抬升为主的构造活动期则发育陡坡粗粒扇三角洲.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东部类似盆地的沉积体系类比以及能源勘探开发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