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在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褶皱系交接部位的木里地区,发育着规模巨大的逆冲推覆构造,包括尖头山、后所和列瓦山等三个推覆体。上下盘岩系具有不同层次的变质差异,是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显著特征。在扬子准地台西缘,随着陆内汇聚的增强和逆冲推覆构造的发展,不仅加强了扬子准地台内部的古断裂活动,并且还发生、发展了一些新断裂,形成了“康滇地轴”东侧的米市—江舟和西侧雅砻江两个断陷盆地,奠定了“康滇地轴”为一垒二堑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
地台区的沉积盖层构造,一般以褶皱平缓、断裂少且规模小为特征,尤其是象四川盆地这种主要以古老结晶杂岩为基底的刚性地块,盖层是中生代陆相红层,构造十分简单。这种简单的盖层褶皱,长期以来曾被人们认为是基底断块垂直运动的结果。近年来苏联一些学者在东欧地台、西伯利亚地台内部,通过地球物理和钻探等手段发现,许多褶皱构造是逆冲断层的错动造成,而著名的日古列夫构造、图伊马孜等长垣构造都与基底的逆冲断层重新活动有关。说明地台内部存在着强烈的水平挤压力,并有强烈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3.
4.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构造控制了含矿建造的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的不同发展阶段发育了不同的含矿建造类型,不同的含矿建造孕育了不同的矿床成因类型。“两隆夹一陷”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玄武岩沿断袭的喷溢,是区内构造热卤水驱动和运移、基底铅锌物质活化的重要条件。基底复活断裂、倒转背斜加“一刀”(断层)、长寿断裂加次级褶皱是区内的重要控矿构造型式。容矿构造不管是断裂或层间破碎带,当它与导矿构造(如基底复活断裂、深断裂)毗邻时,是区内大、中型矿床的重要构造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5.
该区硅藻土是典型的断陷湖泊中的生物硅质岩,它赋存于上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顶部,严格的受地层控制.该文对其成矿规律作了概括,对硅藻生长必不可少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来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