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长期不透水面和MODIS地表温度数据,分析2000—2015年中国城市群扩张及热岛效应时空演变,进而综合采用冗余分析(RDA)、线性回归分析和变异分配分析(VPA)等方法,揭示城市群城市热岛效应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群内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张,不透水面比例从2000年2.08%增长到2015年5.33%,且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城市群;2000—2015年,夏季热岛分布较广,且白天强度高于夜晚。东部以及大部分北部城市群如哈长城市群等,降温强度较大,但其夜晚热岛效应在不同程度增强。冬季夜晚比白天热岛分布广、强度高,北方、西北、东部等地区夜晚热岛效应也在增强;自然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城市群热岛强度,降水对夏季夜晚热岛强度起显著负贡献(22%),纬度越高,冬季夜晚热岛强度也越高。人为因素显著影响夜晚热岛分布和城市群内热岛强度的平衡,城市植被覆盖显著减少夜晚城市群内热岛分布,灯光强度对夏季夜晚热岛强度起显著负贡献(24%),对热岛比例起显著正贡献(27%),人口密度对夏季夜晚热岛强度起显著负贡献(31%);自然环境因素对热岛强度的贡献占主导,而人为干扰因素对热岛比例的贡献占主导。  相似文献   
2.
滩坝是滨浅湖地区常见的一种沉积体系类型,自20世纪90年代起,滩坝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在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查阅以及现代沉积考察的基础上,追溯滩坝定义来源,并从水动力搬运和沉积方式上对湖相滩与坝的差异进行重新讨论,将滩与坝划分为两种能够完全区分的沉积体。滩是自浪基面至最大湖泛面范围内,碎屑物质在波浪作用下垂直于湖岸搬运和沉积的、与岸大致平行的席状(或条带状)沉积体,向陆地方向直接与湖岸平原相连。滩可以呈大面积席状展布,也可以呈滩脊、滩槽状相间分布,沿岸沙坝本质是形成于水下的滩脊。坝是在沿岸流作用下,碎屑物质平行湖岸搬运并沉积于岸线向陆弯折处、一端与岸相连、另一端向湖区自由伸展的沉积体,坝与湖岸平原常有湖湾或泻湖相隔。滩与坝的形成水动力条件不同,平面上无法共生,不应该将坝砂作为滩砂的特殊类型进行研究。厘清滩与坝的成因和差别,将有助于陆相含油气盆地滩坝砂储层的精确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北京湿地景观监测与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表最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湿地景观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北京湿地为研究区域,将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引入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采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996、2001与2005年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标明: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96年的62869.64 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1hm<'2>;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破碎化程度增强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北京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天然河流达到10.93%,人工水域占99.17%.研究结果为北京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