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6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976篇
地质学   3378篇
海洋学   754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528篇
自然地理   67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青藏高原隆升的非线性动态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建立分析模型,采用3维动态有限元方法,在计算仿真板块速度场的基础上,计算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该地区地壳岩石的等效应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仿真得到的速度场与1998年GPS观测的速度场吻合良好;与过去一贯的假设相反,计算结果反映出地壳应力场不是静态的,而是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应力值最大且变化最剧烈的地区在克什米尔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与地震多发区域吻合。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着重阐述了沉积岩层构造裂隙形成及水文地质作用方面的五个论点: 研究层状构造裂隙水时,必须从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及后期改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任何一个构造应力场中,其应力分布状态,一定要受到不同力学性质(岩性、结构及固结程度)的岩层在空间上的分布所控制,从而才能产生相应的应变形态(各类性质的断裂与褶皱)。 弯滑褶皱的脆性层位中,才能形成背斜核部的脱空及翼部的顺向导水裂隙系统,而滑流褶皱则不具备这种性质。 压性断层下盘是否具有导水作用,要依据断层面的产状是否接近直立而确定。 压性断层与扭性断层的错断方面不同,其裂隙系统的展布方向恰好直交。即压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顺向导水,而扭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垂向导水。  相似文献   
4.
5.
沂水崔家峪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李官组砂岩段中.呈近水平的层状产出。因其岩石坚硬.矿体呈环山的平台状分布。矿体厚度大,矿石品级高,特级品矿石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8.47%,铁杂质平均含量0.043%(选矿后,铁杂质含量可降至0.02%以下),为一优质玻璃硅质原料矿床。矿石为细一中粒石英砂岩,粒度以中粒为主,矿石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含量为97%~98%.其中绝大部分是石英颗粒.具典型的砂屑结掏。该矿床属滨海陆源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横断山脉中北段及雅鲁藏布江流域东端的林芝、波密一带,行政区划上主要指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滇西北地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自然区域——藏东川西山地针叶林地带。由于高原山地的抬升和河流的强烈下切,形成高差悬殊的高山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9.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1Ma和91.71~80.19Ma。蚀变作用过程中SiO2大量析出,Al2O3、TiO2、CaO、MgO、K2O、H2O、CO2、Fe2O3、MnO则有不同程度地带入。与此同时,REE在此过程中包集体迁出,Te、Bi、AS等元素的含量则决定于蚀变作用及其强度,而与原岩无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