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孙吴-嘉荫盆地嘉D1井孢粉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孙吴一嘉荫盆地北部逊克县的嘉DI井采集的孢粉和沟鞭藻类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个特征较明显的孢粉组合:富饶组Betulaepollenires-Schizaeoispor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总体反映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期的特点;太平林场组Gothanipollis-Gabionisporis-Balmeisporites组合,时代为晚白垩世Santonian—Campanian期;淘淇河组上段Hammenia-Taxodiaceaepollenites-Appendicispor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Aptian—Albian期;淘淇河组下段Cicatricosporites-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Valanginan—Barrcmian期。这是迄今该地区据钻井实际资料所发现的较连续孢粉组合序列。  相似文献   
2.
依据松辽盆地西南部新站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和藻类化石百分含量纵向变化特征,自下而上划分7个能识别水体盐度变化的孢粉和藻类组合:Cyathidites Pinuspollenites Dinogymniopsis组合,指示缩小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Dinogymniopsis Leiosphaeridia Pinuspollenites组合,代表水域扩大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Cicatricosisporites Pinuspollenites Botryococcus组合,代表水域缩小的淡水-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Dinogymniopsis Chlamydophorella Taxodiaceaepollenites组合,反映淡水与微咸水频繁交互变化的浅湖相沉积环境;Cicatricosisporites Pinuspollenites Pediastrum组合,代表水域缩小的淡水湖相沉积环境;Nenjiangella Balmula Cyathidites组合,代表水域范围较大的淡水湖相沉积环境;Cyathidites Trilobosporites Botryococcus组合,指示水域缩小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母源体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形成是多源的,探讨了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主要母源体。这些母源体中富含形成油气的主要母质即孢粉素与木质素。干酪根主要是母源体中的孢粉素与木质素在埋藏环境中不同热变质阶段的残留物,是油气形成的母源物。中国前寒武纪至志留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主要是疑源类与葡萄藻;泥盆纪至侏罗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新增加了蕨类植物及其孢子、裸子植物及其花粉等;白垩纪至第三纪又新增加了最为主要的母源体—沟鞭藻,还有盘星藻、被子植物及其花粉等。  相似文献   
4.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盆地海参1井伊敏组孢粉组合的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参1井伊敏组孢粉化石异常丰富,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Impardecispora-Cyathid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Stereisporites-Deltoidospora-Asteropollis组合,Appendicisporites-Asteropollis-Tricolpites组合,分别分布于伊敏组一段、二段和三段,组合特征明显,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划分伊敏组与大磨拐河组的重要生物依据之一,更是伊敏组内三段划分和井间对比的生物依据之一。3个孢粉组合中见有属种繁多的海金沙科孢子及其他繁盛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孢子花粉,结合在绝大多数样品中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情况分析,推测含这3个孢粉组合的伊敏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早阿尔必期(Barremian—Early Albian)。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贝16井含油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16井含油地层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孢粉组合: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Cyathidites-Biretisporites-Podocarpidites)组合和无突肋纹孢-紫萁孢-巴彦花孢(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Bayanhuasporites)组合。依据岩性、电性、古生物、同位素和伊利石结晶度(饱和)等综合研究,将贝16井含油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兴安岭群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缺失伊利克得组),扎赉诺尔群铜钵庙组。前人划归为布达特群的1807.5~2030.0 m井段岩石应划归为塔木兰沟组;塔木兰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早期,不排除下部有部分地层属晚侏罗世的可能;上库力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中晚期—Valangin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断裂和不整合面配合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和不整合面内部结构及输导油气特征基础上,采用断裂与沿不整合运移油气之间关系分析的方法,分析断裂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输导断裂对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油气的输导作用主要表现:改变运移路径和同层或跨层侧向连接输导作用.封闭断裂对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作用主要表现:形成断层遮挡型油气藏和反向断裂较顺向断裂更易形成油气藏.该研究为断裂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聚集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纪孢粉组合及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内两口地质探井获得的135块孢粉样品中含有孢粉化石87属,这些孢粉化石可以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根据组合特征,这4个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沃期、阿尔必期,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同时含这些孢粉化石的相关的白垩纪地层可以相应划分为下白垩统宁远村组、淘淇河组、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和富饶组。这一研究为重新认识和建立孙吴—嘉荫盆地的地层层序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首次新近纪全取芯井样品中获得的丰富孢粉与藻类化石的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出两个孢粉藻类组合,命名为Caryapollenites simplex-Momipites coryloides-Celtispollenites sp.-Tsugaepollenites igniculus组合和Artemisiaepollenites minorBetulaceoipollenites sp.-Carpinipites sp.-Polypodiaceaesporites sp.组合,分别分布于大安组和泰康组中下部;前者的地质时代为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后者为晚中新世至上新世初期.依据孢粉藻类组合特征,推测研究区大安组沉积时的气候相当于现代的暖温带至北亚热带中生气候,植被基本上为落叶阔叶,间夹少量常绿阔叶的针阔叶混交林,林下有少量蕨类植物,局部有淡水浅水湿地;泰康组沉积时其植被仍以落叶阔叶间夹有少量常绿阔叶的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林下旱生草本植物较为发育,处于暖温带至北亚热带中生偏旱范围之内,但比大安组沉积时期更凉一些和更旱一些.上述孢粉组合特征确定的地质时代以及古植被和古气候分析结论,丰富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孢粉地层学研究内容,为今后松辽盆地井下新近纪孢粉地层对比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为邻区新近纪生物地层对比以及古植被和古气候分析提供了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主要聚集在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大磨拐河组油气藏的纵向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在乌尔逊凹陷南部和北部表现出差异性: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油藏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二段顶部,而北部油藏则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一段底部;乌尔逊凹陷北部的大磨拐河组油藏形成于伊敏组末期的张扭性变形,而南部的大磨拐河组油藏则形成于青元岗组沉积末期的反转变形。乌尔逊凹陷晚期构造控制了大磨拐河组油气运移与聚集。通过对油气显示、储层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特征、油气成藏时期以及原油成熟度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乌尔逊凹陷北部的大磨拐河组油藏为南屯组烃源岩的原生油藏,而南部的大磨拐河组油藏为南屯组油藏的次生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