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参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该项工作出现的诸如界线纠纷等多方面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认识和思考。尤其是针对锦州市太和区的具体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理论修养。以下,就锦州市太和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践,谈一点浅显的认识和思考,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这项工作更好更圆满地完成。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9日,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举办的“辽宁省国土资源系统初任干部培训”圆满结束。此次培训共分2期进行,每期培训时间为4天,全省共有14个市局及省直单位的21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的开展受到了各市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单位培养业务骨干,规范工作程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用地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的“瓶颈”效应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扭转。在此现实背景下,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土地整治政策,成为破解建设用地保障难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农。民和土地是唇齿相依。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一些地方未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从而引发了一些信访、上访事件甚至是群体性冲突事件。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在不动产管理方面长期处于多头管理与分级登记的状态,不动产登记在保障产权的交易安全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不动产在确保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不动产频繁交易的情况下,登记模式的分散所导致的诸多弊端越来越突出。2014年5月7日国土资源部正式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作为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酝酿已久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支  相似文献   
6.
矿业是辽宁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在所难免,轻则留下坑洞,破坏自然地貌,污染环境;重则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环境地质问题,几乎每一处矿山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固体废弃物(废石、废土、尾矿等)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或由于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或由于露天采矿场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6月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内开展了全面培训县(市)、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工作(以下简称“全面培训工作”)。在历时5个多月的培训时间里,辽宁省全面培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作为典型代表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全面培训工作总结视频会议上做了发言。截至2009年11月,辽宁省共培训县(市)、乡(镇)两级国土资源管理干部6411人,培训率达99.5%。  相似文献   
8.
正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就是要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登记职能整合到国土资源部门,建立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律保障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作为不动产登记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资料管理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登记信息能否方便查询、登记结果的社会公信力等问题。较之机构、职责整合工作,登记档案整  相似文献   
9.
构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一些地方未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导致他们既失地又失业,生活没了保障,引发一系列信访、上访事件甚至是群体冲突性事件。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现实问题。我国征用土地的前提是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需要"并没有做出明确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1.征用目的存在的现象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