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DIS数据在黄河凌汛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MODIS数据的特性及其在黄河凌汛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试验结果表明 ,MODIS数据在冰雪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相对运动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支地块中生代的古地极位置较华南地块的古地极位置经度偏西、纬度偏南。此现象系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先是印支地块绕喜马拉雅山系的东枢纽(阿萨姆枢纽)顺时针转动了8°,然后华南地块自西向东移动了大约20°。此解释与主走滑断层迁移模式基本吻合。古地磁数据还表明,虽然红河断裂近期活动为右旋性质,但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初期,它曾是一条调节两板块相互作用的巨大的左旋走滑断层  相似文献   
3.
4.
高精度锥体棱镜的“自差法”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达安  林银森 《测绘学报》1994,23(3):216-221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差法”检测高精度锥体棱镜的新方法,阐述检测原理与装置,建立检测角度和面形误差的定量判据,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实践表明,“自差法”检测技术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快速准确和简便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简要叙述了电磁波CT成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诸如机场跑道、隧道工程和高层建筑地基评价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激发和观测电磁波能量的衰减,利用CT技术重建了地下介质在观测平面内相对吸收系数的二维分布图象,这些图象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地下介质的构造形态、地层界面、风化壳以及破碎带的分布特征,在岩土工程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古地磁看青藏高原地壳增厚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萨地体和欧亚大陆稳定区晚白垩世的古地磁极位置显著不同,前者为69.8°N,292.9°E(A95=5.1°),后者为69.5°N,167.4°E(A95=8.7°)。据此可以得出,自晚白垩世以来,拉萨地体相对于欧亚大陆稳定区沿北北东方向移动了2400±800公里,反时针转动了31.4°±9.2°。这一相对运动的起始时间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几乎同时,而且主要是通过欧亚大陆南部的陆内形变完成的。在青藏高原地壳增厚机制的争论中(长距离俯冲说与陆内形变说),古地磁数据明确地支持陆内形变说  相似文献   
7.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张录易 《地质论评》1995,41(4):355-362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化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自2002~2003年度首次启用遥感技术监测黄河凌情以来,到目前已连续进行了10个年度。10个年度的生产实践表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能够有效跟踪黄河凌情的发展过程,实现黄河凌情的日动态监测、重点时段的精细监测和突发凌汛灾害时的实时监测。黄河凌情尤其在封开河阶段,日变化非常显著,中巴资源卫星作为国产高分辨率可见光民用遥感卫星的代表,以其大视场、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动态监测凌情,基本做到每天实现一次全覆盖监测的能力,配合其他如中国遥感卫星等高分辨率可见光、雷达数据,初步实现了凌情发展预估、开河前的河道槽蓄水量计算、封开河期间冰凌险情监测以及发生凌汛灾害时灾情信息采集与评估,为黄河防凌调度、决策会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交互三维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软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尤其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出一套交互三维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并在工作站上设计与实现了这套交互三维速度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可按交互方式进行叠加速度,偏移速度和层速度分析,有效地建立三维层位结构和速度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在实际的三维资料处理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内蒙古河段为例,介绍HJ-1A/B星CCD数据在2012年黄河上游洪水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并利用水文、河势变化等实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HJ-1A/B星CCD数据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特点,是进行大区域、高频次洪水监测的理想数据源,能有效跟踪监测洪水演进过程,并能精确提取河势变化、主河槽展宽、堤防偎水、洪水漫滩等汛情信息,为防洪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汛情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