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德令哈地震台DD—l记录到的746个近震,对其测定的震级偏差进行统计计算,发现DD—l测定的震级偏小。经过分析,指出了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校正值C= 0.15。  相似文献   
2.
郭葆庆  李国佑  孟鑫 《高原地震》2010,22(4):35-37,29
利用大柴旦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大柴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大柴旦6.4级地震前,5个台站的波速比都出现了低值异常;该地震后的几次5级以上余震前,部分台的波速比对这些余震有异常反应。大柴旦地震台的波速比值对5级以上地震映震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3.
郭葆庆  孟鑫 《高原地震》2010,22(1):50-53
如何保障数据实时、连续的传输是数字地震台网运行的重要工作,本文就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所采用的几种传输方式进行了简单说明。经过近2年的运行,说明这几种传输方式在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运行过程中经受住了考验,保证了台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为以后的数据传输方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柴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6.3级和2009年6.4级的数字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柴旦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强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Q值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值增高,震后降低.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模拟记录采用地动位移测定的震级与数字化记录采用地动速度测定的震级,通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存在差异,找出数字化记录测定震级的影响因素,利用大量观测资料的对比,计算出台基的改正值(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