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卫星影象表明西藏地区存在一系列活动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新生盆地和火山活动都十分强烈。从卫星照片中的线性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分析,西藏高原具有三种不同的构造组合,雅鲁藏布江以南多为近东西向线性构造,为强烈挤压的形变特征,中部多为连续分布的透镜状构造,反映了地壳物质塑性流动的形变特征,羌塘高原则为共轭破裂的形变特征。这些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西藏高原各块体之间的力学性质和介质条件的差异,也控制了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现代地形资料鉴定断层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述及场地断层活动性与地震地质背景的问题。工程场地内存在若干条印支—燕山期逆断层。对探槽揭露的断层分析表明,这些断层自晚更新世以来未发生新活动。同时对场地及附近地区层状的夷平面、喀斯特溶洞及河谷侵蚀一堆积阶地等现代地形,进行地貌调查、第四纪地层分析和相应的计算,进而认为,这些断层自晚中更新世以来未发生新活动。因此,就断层活动性而论,该场地是适于工程建设的。 现代地形资料可资鉴定断层活动性  相似文献   
3.
华北北部断块构造及中下地壳的构造滑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浅表断裂构造、结晶基底、地震活动以及地震转换波测深等资料,对华北北部地壳浅部和深部的层-块构造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划分了浅部和中上地壳断块构造,并初步确认了中下地壳之间存在普遍的、定向的构造滑脱现象,进而揭示了地壳构造变动具有层-块滑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近年来多次野外考察所积累的实际材料,总结了燕山地区北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文章结合地质构造、地震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论证了基底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形成发展、活动方式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属于地壳断裂范畴,既控制了断块构造的发育,又控制了现代地震活动。北西向断裂构造密集成带和雁列式展布是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在沉积盖层的一种表现。同时认为,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的活动方式是与断块构造相对运动密切关联。中、新生代以来,其活动方式除了表现差异运动外,还具有剪切活动的性质,并约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剪切活动方式有明显地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及邻区8级地震的空间有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8次8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的几何有序性,发现可区分出21个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它们的震中距离的尺度可达几千公里,表明巨大地震的发生与地表地表区域构造的关系可能不甚密切,而与深部的构造过程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杨主恩  郑炳华 《地震地质》1994,16(4):305-318
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显微镜对华北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节理和断层泥的测量、统计和研究,仅得到20%左右的构造节理是处在有利于现代构造应力场易于活动的方位上。这些构造节理基本上是在与断裂带形成有关的局部构造应力条件下形成。SEM显微构造研究得到了这些断裂带最近一次活动的相对年代和它们曾经历过的运动方式。这些方法的运用,对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起到拓宽视野的作用,并可提供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陆地卫星(即地球资源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为人类宏观地研究自然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卫星影象具有视野广阔、地表信息丰富、成图迅速等优点,现在卫星影象已广泛地用于地质、测量、气象、农业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国家地震局自1978年开始,组织有关单位编制1/400万中国卫星影象地震构造图。我们在参加编图工作中就有关线性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问题,谈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转换波近年得出的地壳构造最新资料,结合地表地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燕山地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同时着重分析了怀来—宁河段北西西向地震活动带的构造特征、活动方式及其两侧的差异,进而提出了本区强震的深部构造标志,并讨论了强震孕育过程及可能的潜在震源区等问题,为研究首都圈的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线性构造及其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后,特别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地壳又如何活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利用陆地卫星影象具有视域广和连续性的优点,对所提供丰富、清晰的线性信息,着重分析线性构造空间展布及其组合的几何式样,进而结合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资料探讨高原地区地块和块缘断裂活动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