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5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富春  许俊奇 《地震学报》1989,11(2):181-190
用二维超声波模型地震学的方法,从介质内部研究了1556年华县8级大震.结果表明,震源上方第四纪和第三纪介质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其对波的放大和汇聚作用、秦岭北侧大断裂的侧壁反射及此断层的特殊的破裂方式,可能是造成此次大震等烈度线呈新月形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分析区域地震台网的测震精度的一种通用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对发生在台网中不同地点、不同震级的地震,考虑了能读出P波震相的台站的不同组合数,即子台网。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的最优化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对事先设定的到时数据标准误差计算出震源坐标误差分布和走时误差分布。并将计算结果根根是否能达到Ⅰ类精度(即ΔR=10km,ΔT=0.5s)绘成监测范围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高级语言直接存取已知dBASEⅣ地震目录数据库文件的几种简便方法,并相应给出了BASIC,FORTRAN源程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矿山爆破,进行了地形对地面运动影响的观测研究.9次爆破的结果表明,山顶处位移和速度的谱曲线的峰区较山前和其它测点的集中,振幅的量值也大,其放大倍率约为3,其中与山体走向平行的水平分量放大得最大,与之垂直的次之,而垂直于地面的最小;山顶测点不同分量上最大位移所对应的周期接近,其对山前的放大量值近于2,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处地面运动的延续时间取决于爆破的药量和方式,山前等测点延时的放大为3-4倍,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上地面运动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入射波所激发的山体共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在对CCDOS汉字操作系统和BASIC语言特点的认真分析和处理后,得到了一个良好的通用菜单驱动程序,它完全可在不加改动或很少改动的情况下应用以汉字CCDOS为操作系统的各种菜单驱动程序中。  相似文献   
6.
许俊奇 《地震研究》1995,18(2):183-187
由于线性回归模型应用的广泛性,本文设定样品集的趋势是线性的,在用最优分割法对地震活动性类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线性模型,扩大了最优分割法在地震活动性分类中的应用,将降类问题与建模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揭示地震活动性中的某种内在规律,这对于探索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性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俊奇 《内陆地震》1993,7(3):240-244
依据震中迁移、频度变化曲线、能量释放曲线、震级频度关系和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等,对陕西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陕西地区M_L>3.5级的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由北向南、自东向西的迁移特点,其地震活动水平比较正常,今后5年内可能发生M_L≥4.3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周期图分析与平稳随机过程的自回归模型,对汾渭地震带地震发生的规律性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未来百年内该带地震发生的可能时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BASIC、FORTRAN直接读取已知dBASEⅡ地震目录数据库文件的几种简便方法,并根据dBASEⅡ全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数据库文件的结构,给出了相应的BASIC、FORTRAN源程序。  相似文献   
10.
许俊奇 《内陆地震》1994,8(4):339-343
应用极值理论、马尔科夫过程、震级-频度关系等6种方法,分别对汾渭地震带地震发生的规律性进行了讨论,各种方法取得了比较一致的预测效果。经计算得到:汾渭地震带今后5年内,有可能发生Ms=5.0级左右的地震,发生Ms>5.5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Ms=5.0、5.5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分别为6年和25年左右;自1300年以来.其5.0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存在着230±10年的卓越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