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明置于室内地面上的大型直流电压发生器塔架结构的抗震计算为例,分别计算了结构在正弦共振调幅5波、正弦共振3波、El Centro地震波激励下的响应,讨论了体系整体性能、底座和基础之间滑移以及摩擦系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可使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变大,有助于提高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考虑底座和基础之间的滑移更符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实际情况;调幅5波或正弦3波下进行结构分析会对结构提出过高的要求,使设计过于保守,建议按同类场地上的实测地震波进行计算,同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深入了解其抗震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模型试验几何尺寸建立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全面给出了地下管道地震动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分析研究的主要步骤,建立柔-柔接触面来反映管-土相互作用,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接触效应;通过ANSYS和MATLAB的交互使用,对土体四周及底部定义的粘弹性边界实现能量辐射,减小边界效应;考虑试验模型与实际模型的比例,对原始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缩尺处理,模拟得到的管道响应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数值模型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的动力响应,并提出了相关实用的工程建议,为地下管线等长线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40000kN的大型加载设备,对2个截面边长为500mm×500mm的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足尺短柱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调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反复加载和单调加载的短柱,分别在6Δy和9Δy之前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在其之后则以剪切变形为主,最终分别在8Δy和18Δy时发生了脆性剪切破坏;极限位移时,弯曲变形引起的柱端位移约占总位移的75%;峰值荷载时,P-Δ效应引起的弯矩占总弯矩的3.24%,对短柱的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进行构件的弹性分析时可不予考虑;构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燕儿沟流域的地质灾害调查,详细分析了该沟谷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并对泥石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以便为后期的工程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该泥石流的发生规模和发生频率,对泥石流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示该泥石流属高度危险等级,计算结果与燕儿沟泥石流实际发生的灾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