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于未来全球变暖的情况仍可能持续,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对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简称OTC)和红外线辐射器(Infrared Radiator,简称IR)对位于松嫩草原西南部吉林省长岭县腰井子村种马场境内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进行模拟温度升高处理,研究增温对芦苇植硅体数量的影响.OTC增温方式设置两种不同的规格,分别用OTC-Ⅰ和OTC-Ⅱ表示,即本文利用OTC-Ⅰ、OTC-Ⅱ和IR这3种不同的增温方式来模拟温度升高,每种增温方式均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梯度的增温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以期更详细的研究芦苇中植硅体数量与温度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实验发现,3种不同增温方式对芦苇鞍型植硅体和芦苇硅化气孔的影响一致,即增温后芦苇鞍型植硅体的数量增加、芦苇硅化气孔的数量有所减少;在3种不同增温方式的影响下,芦苇尖型植硅体对增温的响应存在差异,在OTC(OTC-Ⅰ、OTC-Ⅱ)增温方式下,增温后芦苇尖型植硅体的数量减少,但在IR增温方式下,增温后芦苇尖型植硅体的数量增加.通过对比不同增温方式下芦苇植硅体数量变化特征的异同,有利于得出比较全面和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广大学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增温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生长在5种不同pH生境里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pH生境中的羊草植硅体的特征,揭示羊草的植硅体的环境指示意义,为定量恢复微古环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松嫩平原5种不同pH生境的羊草叶片中所含的主要的植硅体类型相同,主要类型有硅化的气孔、帽形、尖形、棒形、多边板形和齿形等.但在5种不同pH生境中同种形态的植硅体的百分含量明显不同,随着环境中pH值的增加,弱齿形、尖形以及硅化的气孔的数量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气孔体积有变大的趋势,植硅体总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不同pH生境羊草植硅体形态特征不同,说明羊草植硅体形态特征受土壤pH值控制.当pH值在10.15~10.18左右时,同种植硅体的百分含量和大小变化最明显,说明羊草的耐盐碱pH极值可能在10.15~10.18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