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1.
2.
今年7月,广东省地震局学术委员会分别对《新丰江水库大坝及发电厂厂区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和《新丰江水库区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进行了评审。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两个报告的资料丰富可靠,并采用了多种传统和近年兴起的研究分析方法,论据充分,结论正确,是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新丰江地震的两项新成果。 根据新丰江地区及外围影响区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地震地质特征,并在取得一些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研究报告确认:新丰江水库蓄水诱发地震的主震和地震高潮期已过去;诱发——  相似文献   
3.
1986年8月31日至9月1日,珠海市科委和广东省地震局在珠海市联合召开了《珠海市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影响小区划》阶段性成果审核会。国家地震局烈度评定委员会听取和组织审核了广东省地震局关于这方面工作的阶段成果报告。 对阶段成果讨论评审后认为:这一阶段按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工作大纲》在区域地震构造背景、区域内几条主干断裂的研究、地震区带划分、区域地震活动特征、潜在震源划分和确定地震活动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阶段成果报告资料充实可靠,科学思路清楚,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对影响因素的考虑比较全面,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其提供的有关参数可以作为计算场地反应谱的输入值。与会代表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审核会开得活跃、成功。  相似文献   
4.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华南地区陆、海、空交通运输枢纽和经济中心,亦是我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口岸。历史上广州地区虽然没有大于六度破坏性地震的记载,但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有10次4—5级较强地震的发生(图1)。为探测这一地区地震活动的趋势,本文根据过去工作的成果,补充近年取得的一些工作资料,对蕴震构造及其活动性作了粗略的综合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地震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用于南海北部地壳岩体的外场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弹等色线与地震震中密集程度对照法,得到本研究区等效外场力的主要特点为:(1)非匀布荷载;(2)方向大致为:东—中部在N13~79°之间;西北部为SN向;西部在N51~78°之间;西南部在N25~69°E之间。  相似文献   
6.
构造体系概述 广东省地区隔南海濒临太平洋,处于新华夏系巨型第二隆起带及第一、第二沉降带西南端,纬向构造横亘本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从加里东——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迭次变更,致使本区不同构造体系彼此相互穿插、干扰、复合和联合现象是相当普遍,构成了一幅复杂的构造图案。(图1)  相似文献   
7.
8.
由广东省地震局承担并列为国家重大工程场址工程地震研究项目的《广澳开发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影响小区划》,1985年12月在北京通过评审并于1986年8月被国家地震局评为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位于汕头市达濠半岛的广澳开发区是我国南方引进外资拟建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的基地。工程地震研究工作始于1984年8月。在一年多时间,进行了三个多月的野外考察,收集分析了近200个钻孔资料,对17个深度钻孔进行了现场剪切波速测定以及20组土样的室内动力三轴试验。对这些室内外研、考、测试工作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后于85年10月提交了研究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