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地利学者缪勒、腊布希威茨等人经过综合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掘进地下工程新的原则。于1962年第八次国际土力学会会议上被命名为奥地利坑(隧)道掘进新方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称新奥法(NATM)。从此新奥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地质坑道支护技术进步,普及技术理论知识,以便适应地质找矿和扩大技术市场的需要。本刊从本期起以讲座方式将陆续刊登有关坑道支护原则与方法、围岩注浆加固技术、锚喷支护技术和围岩量测技术等方面文章,介绍有关坑道支护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局坑探工作在部、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院、所、厂的协助下,经过各队坑探职工的积极努力,技术落后的面貌逐步改观。主要表现在掘进机械化的水平逐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魔镜"功能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病例,观察应用"魔镜"功能对冠状动脉斑块、管腔及冠状动脉支架情况评估的影响。结果:50例冠状动脉CTA图像均可用于诊断。应用"魔镜"功能后发现钙化斑块595处、混合斑块1290处、非钙化斑块126处。729个节段清楚显示管腔,其中管腔狭窄>75%、50%~75%、25%~50%及<25%分别为146个节段、209个节段、108个节段及266个节段。11人置入29个支架,管腔内软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处,支架前后斑块形成6处,致管腔狭窄4处。结论:冠状动脉CTA重建时应用"魔镜"功能可清楚地显示并可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管腔及冠状动脉支架情况,而且不影响"魔镜’以外组织结构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地质局于1978年7月27日至8月9日在四○五地质队召开了坑探现场会议。会后,组织了坑探技术表演赛。国家地质总局生产组和勘探技术研究所参加会议的同志,各队坑探技术人员、凿岩工、修钎工,以及武汉地质学院钎头科研组的同志,对一批硬合金钎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局自1964年开始,在槽探和平基修路工作中使用内燃凿岩机。通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一些坑组逐步掌握了内燃凿岩机的操作、维护、保养和检修技术。1967年后,先后有五个队把内燃凿岩机使用于铜、锰、铁、锡、磷矿普查坑道和支农找水坑道。岩、矿石硬度一般4—7级,部份石英岩、矽卡岩为8—9级。坑道断面为2.7平方米。坑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最深坑道为235米。所施工的坑口多位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地区,地势陡峻,一般都无公路可通,有的要步行四天才到矿区,交通很不方便。到  相似文献   
8.
八盘岭公路隧道全长1600m,掘进断面66m~2。本文根据隧道工程口部地质条件,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和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口部掘进施工方法,地面和硐内加固支护方案、光面爆破设计,围岩监控测量技术等,以及突破口部难关后,采用的全断面一次掘进施工方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创刊30年来,为我国钻探、坑探和勘机等技术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藉此回顾与展望探矿工程发展之机,就发展岩土加固技术及工程的问题谈些情况和看法、以供探讨。岩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岩土加固技术是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一项专门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采掘、铁道公路、水电堤坝、地下工程及地表建筑基础等岩土工程。近代,随着大型隧硐、高层建筑的兴起,加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动压注浆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