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转换函数是反映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参量,利用它们求出的帕金森矢量(或威斯感应矢量),指示出地下电性结构横向差异性。在地震孕育过程中或是由于扩容一膨胀引起地下水渗入震源区,或是由于地下高导层的隆起,或是由于地下热流活动的加强,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地下电导率和电性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足够大时,将引起转换函数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成都地磁台资料的处理,探索松潘地震孕育过程中伴随的转换函数异常变化及其正常的年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报地震是以磁报震的方法之一,其依据是感应磁效应.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地下电导率的某种变化,从而使变化磁场的感应场产生一定异常.这种异常在垂直分量上表现尤为明显.一般说来,异常总是相对于正常背景规律的非随机偏离.目前,以磁报震工作的特点是从强背景变化信号中提取较弱的震磁信息,所以详细研究背景场的变化规律对判别地震前兆异常是极其重要的.利用长期积累的地磁日变化资料,主要是磁静日变化资料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一个正常的背景变化规律.众所周知,地磁日变化一般可分为磁静日变化(Sq)和磁扰日变化(Sd)两类.在一日之内,磁变图上的曲线升降起伏很平稳光滑,这一天就叫磁静日;反之,如果曲线急剧上下北在短时间内起伏次数很多,或升降幅度很大,则叫磁扰日.每月选取5天磁静日,5天磁扰日.我国现使用的是国际地磁指数服务机构——西德哥廷根大学  相似文献   
3.
近年一些从事以磁报震的同志注意到地磁资料,包括磁秤观测的垂直分量,有一种长趋势的变化。如我省的郫县等资料较长的六个地磁台,观测到的△Z分量的月均值从1975年起,出现了长趋势逐渐上  相似文献   
4.
1.磁照图的认识磁照图记录的是地球磁场 H、D、Z 三个分量24小时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从图上可以看见七条记录曲线。每个分量各两条,一条反映地磁场变化,简称变线;另一条是量图用的基准线,简称基线。水平分量的变线、基线分别用字母 H 和 H_B 表示;偏角的变线、基线分别用字母 D 和 D_B 表示,垂直分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兰州地震研究所王长岭等同志的文章中提到的在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松潘川主寺水氡和1981年道孚6.9级地震前姑咱水氡均有几年的趋势性升高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又对四川省水氡、地磁、地电、地倾斜、磁偏角、重力和短水准测量等7种前兆手段从1970—1980年的年平均值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前兆资料的多手段、多台点、大范围和长时间出现的上升(或下降)变化与强震的形成和发生似乎无明显关系,而在长期上升(或下降)背景上出现的变化,作为畸变,才可能与强震有关。文中还对引起前兆资料的长期规律变化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预报情况的回顾四川是一个多震的地区,从1970年四川成立地震研究机构以来,在龙门山、鲜水河及安宁河等三个主要断裂带上先后布设了十七个地磁台站。这些地磁台大多数使用磁秤观测地磁垂直分量ΔZ的相对变化。1975年以后郫县走石山台装置了三分量磁变仪。根据上述台站资料的情况,我省以磁报震工作主要利用日变曲线,根据相对变化寻找震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巴塘6.7和小金6.6级地震前的磁异常进行了总结,并回顾了1988年以来利用地磁异常及地磁低点位移法在日常震情监视、分析预报中的实用化情况、认为该方法预报中强震有一定效果,对应地震的概率为55%,预报发震时间较好,但预报地区范围较宽,存在一定的虚漏报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