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顾及时空几何及物理效应的四维整体大地测量,给大地测量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实用观点出发,建立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实用模型,并给出了地面观测值的观测方程。在所有观测方程中,都以点位速率和重力位速率为未知数,以便减少观测值的历元归算;而且随着观测历元的增加,速率参数的精度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适应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于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当时的任务是为部队培训测绘员及印制江南各省地形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作出了贡献。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测绘技术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开办了三角测量训练队。一九四九  相似文献   
3.
几种平均海面模型的数字实现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计算平均海面的平均值法、抗差法、动态模型法和动态抗差模型法作了实测数据的计算与比较。研究表明,动态抗差模型不仅能削弱海面垂直异常的影响,而且能顾及海面动态效应,求出平均海面和海面的平均升降,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4.
弗莱纳公式是曲线论中最基本的一组公式。本文利用弗莱纳公式推导了大地线的曲率和挠率公式、大地线的参数方程、法截线的参数方程以及大地线和法截线的夹角。  相似文献   
5.
地壳形变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壳三维应变速率的表示与计算;建立了三维应变速率与位移的关系;简述了各应变参数对点位位移的影响;给出了网点三维应变速率的计算模型和精度估计表达式;最后给出了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6.
三维大地网的转换与变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维网的转换必然产生网的变形。应用应变分析法进行网的转换与变形研究,具有几何意义明确、计算简单等优点。它能较明晰地分析出大地网的局部平移、伸缩、剪切与旋转,而且能粗略地发现网点坐标粗差。为分区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网点取舍以及改化坐标转换模型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详细讨论了坐标转换参数与应变张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际计算和图示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理测距技术的发展,空间直线对于椭球面的精密归算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文献曾导出过相应的公式。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希望公式的推演能够更加简明一些。本文试用几何方法推导这些公式。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法截线与相应圆弧的关系,这个推导实际上也是相当简便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地测量的角度评述了唐朝一行和南宫说的子午线弧度测量。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际的弧度测量。测量规模的浩大,在世界测量史上也是空前的。他们发明了观测北极星定纬度的方法,将大地测量同天文学联系起来了,并且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学说。但是,他们并没有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推导出地球的半径和扁率,这是很可惜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实用化和空间应变的一系列问题.利用整体大地测量和动态平差的理论,建立了实用模型和基础观测方程;进而导出了重力向量、天顶距、方位角、距离、正常高差和重力位差的观测方程,并解决了实用化的局部重力场协方差函数的求定问题:推导了三维应变的公式,并计算了应变参数;改进了德国学者Landan,Hem等人的OPERA软件,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MASSCOMP小型机上的程序,对一个一等三角锁环和部分二等三角点(共124个点)的三角网和重力、水准、天文测量的两期观测结果进行了整体平差,做了应变分析.取得了有参考价值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The4-DintegratedgeodesyandstrainanalysisTing-XuanSUN1)(孙廷萱),Jin-RuiZhao1)(赵金瑞)Yuan-XiYANG2)(相元喜),Qing-ZhenZHOU2)(周庆珍),Zhan-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