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7篇
海洋学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一、我国地震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既要搞好预测预报,也应搞好防震抗震,才能实现预防为主。不仅预测预报要有群众参加,就是预报成果的最终实现,也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体现。开展地震科普教育,使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懂得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预测?地震发生时会遇到那些问题和情况?同时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第三篇文章初步探讨了福建省福州市防震抗震问题。文章简介了福州市的历史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地貌条件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福州市要因地制宜制定抗震规划,并指出在交通、邮电通讯,供水和供电等设施所应采取的必要的防震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香港《明报》等报谣传所谓1980年8月将在闽南地区发生8级大震的消息所引起的社会反响,福建省地震局等有关方面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有效的措施,果断有力地进行了辟谣,及时制止了地震谣传的扩散,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安定了社会秩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为有利于开展“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即第十研究室)与福建省地震局有关部门的同志相互配合,对厦门、晋江等地进行了与此事件有关的社会调查。现将他们的调研报告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4.
关于谣传所谓1980年8月将在中国闽南发生8级大震的消息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概况综述,作为本刊1981年第6期发表的一份关于该地震谣传社会调查报告的补篇。本文着重叙述了该地震谣传所造成的人们心理异常反应及个人和集体经济损失,分析了该地震谣传社会经济影响的特点及对其后果的评价,最后归纳了从这次地震谣传及我辟谣对策中所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关于非地震地裂缝异常问题,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非地震地裂缝成因,对安定人心以有利于生产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内容包括引言、地震地裂缝与非地震地裂缝的区分、非地震地裂缝异常的主要因素及其实例和结语。  相似文献   
6.
泉州平原—海湾地区现今地壳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地质、地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史志、考古、测量、地震等资料,就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海湾地区现今地壳活动性作一初步探讨。一、构造格架本区岩层,主要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和上覆薄层第四纪沉积物。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以断裂为主要特征,有NE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和NW向晋江断裂带通过本区(图1)。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本区由四条断裂组成,自内陆向海为莲塘——东田断裂、惠安岭——罗裳山断裂、小岞——金井断裂和近岸篠蚨狭?其走向大多为NE40°,倾向SE或NW,倾角50°左右。晋江NW向断裂带在区内分布有杏田——张坂断裂、双阳——洛阳江断裂、清源山南侧断裂和亭店——下辇断裂,其走向大多在300°左右,倾向不一,倾角较陡。两组断裂,各自成带出现,相互切割,构成本区主要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中世纪著名的文化古城,地处滨海,风景如画,清源山横翠于城北,晋江水回碧于西南。城始筑于公元八世纪初的唐朝开元年间。五代扩建城垣时,环城遍植刺桐树,故以别称“刺桐城”而闻名于世,《马可·波罗行记》中就以刺桐称之。泉州对外交往从公元六世纪到十四世纪持续发展了八百多年,早在南朝就已有与国外友好往来的记载,唐时已是我国四大商港之一,宋元时期已成为商船云集的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8.
1981年11月在中国河南省洛阳召开的“全国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技术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发言之一,在引言中结合福建省的特点说明开展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常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此外,还介绍了该省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所采取的经常性、多样性等多种方式,最后概述了在地震科普教育中群测群防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