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提出3个思考,研究了2~4 Hz干扰的性质以及演变的过程,结合仪器响应以及背景噪声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4 Hz干扰已成为成都地震台测震资料中的固有干扰,2011年开始出现且现今广泛存在于成都地震台5.5级及以下且震中距大于20°的远震波形、4.5级及以下的近震波形内。成都地震台的背景噪声水平于2011~2012年陡增,2012年达到峰值。干扰的演变规律与台基背景噪声变化走势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与仪器响应并无直接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成都地震台的测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不同的小波基进行了以重构精度、相对SNR值以及去噪后频谱的分析结果为依据的筛选流程。结果显示:bior2.4小波基重构精度最佳、去噪效果良好、更加完整地保留了样本的有效高频信号,是适合成都地震台测震数据的最优小波基。将其应用于成都地震台的测震数据干扰处理,波形去噪效果明显,波形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对震级计算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14年以来的成都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这些观测数据的日变形态和特征,同时对一些影响地电场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发现这些干扰主要为供电、地铁运行、雷电、降雨、农田灌溉和高压直流输电等,这些干扰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台阶、方波型阶跃,高频脉冲、不规则大幅度突跳等。这些认识对于正确识别、排除各类干扰信号并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