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了研究双面坡在强震条件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手段,设计完成了四类11个模型试验,从改变模型的坡度和坡顶宽度、软岩硬岩结合、阶梯状坡形等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双面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强震条件下地震水平惯性力是导致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地震情况下边坡变形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初动破坏效应;振动过程中双坡具有明显的共剪效应,坡面为阶梯状时其共剪效应更明显;坡体结构为上软下硬时下部硬岩对振动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上硬下软时坡体易整体偏移产生变形破坏。试验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西南某水电站坝肩堆积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下红岩堆积体的稳定性对拟建水电站大坝和附属水力设施的布置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该堆积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地形地貌、变形破坏迹象及物质组成特征的差异性为依据,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该堆积体成因及今后变形机理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影响堆积体稳定性的诱发因素;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了堆积体整体(分区)以及局部稳定性。计算结果为分析目前堆积体的稳定状况及预测其可能造成的工程危害性提供了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震中土质边坡(包括覆盖层边坡)在强震作用下破裂的成因机制,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资料,采用震动台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斜坡震裂变形破坏与斜坡外形结构特征具有相关性.坡面转折点应力最易集中,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震动条件下土质边坡完全破坏也具有一般性的规律,即以"一垮到底"的方式堆积于坡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