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测定地震时空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使用计算机测定地震时空参数的方法已有好几种,但都要求给定震中的初始值,或粗略的发震时间。因此在国内一般只应用于修订地震目录,试图将其运用于地震速报,尤其是全国基准台网的大震速报,存在不少困难。鉴于计算机定位均可归结为对所取的一组台站的到时残差平方和(Q)的求解,所以本文试图从只给初至到时的条件出发,对Q值函数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Q最小值的定位方法——局部扫描定位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技活动产生的科学数据是我国科学数据的主体,为了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科技部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下达了科学数据共享研究。本文以基础调查为依据,展示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立法现状、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是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前提条件,也是科技立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数据汇交的调查研究和相关法律制度双向出发,研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中的主要法律制度,为实现科学数据共享搭建法律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例论述近海上空的大气边界层的热力稳定性状态并不总是处于“稳定”状态,可供沿海大气环境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黎明晓  孙士鋐  张晓东 《地震》2008,28(3):133-138
为了做好中国大陆年度地震趋势预测, 采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3.0对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进行综合推理, 期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2005年、 2006年全国测震、 形变、 电磁、 流体异常数据作了有选择的获取, 得到2005年、 2006年测震异常和地震前兆异常分别为82项和98项。 通过专家系统的综合推理分析, 获得了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中国大陆地震趋势预测信度结果, 结合2006年、 2007年中国大陆实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对其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专家系统的预测结果基本与实际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的位置吻合, 该方法在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可以为地点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引言 在1979年4月巴黎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上,苏联学者基里斯—博洛克和美国学者诺波夫等联合发表题为“余震的爆发,强震的长期前兆”的文章,文中提出考察主震后时间间隔e内的余震数,将余震足够多(即“余震爆发”)规定为地震活动性的一种异常图象(B图象),并用其对美国加利福尼亚、日本、新西兰等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后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作者们认为余震序列的某些特有性质包含有丰富的前兆信息,用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地球内部应力和介质强度不稳定度的表征。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唐山7.8级强震前后区域小震的地震波振动持续时间比τH/τV(即水平分量的振动持续时间与垂直分量的振动持续时间之比)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1962年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序列的地震波衰减特征。新丰江水库地震是前震丰富,余震衰减缓慢的主震型序列。双下地震台位于新丰江6.1级主震震中附近,相距不到2公里。使用DS—1型短周期地震仪,熏烟记录。本文分析处理了双下台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记录到的新丰江K≥8的地震。研究了τH/τV在时间进程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新丰江6.1级主震与5.3级最大强余震前,地震波振动持续时间比τH/τV分别出现了低值异常时间段。这与我们对唐山7.8级地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在分析τH/τV与震源深度和震中位置关系时未发现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地震观测资料的修正,应用石川法对鲁南地区的小震重新进行了三维空间定位。给出:(1)沂沭带的小震活动主要受F_1、F_2两条断裂所控制;(2)沂沭带上的震源分布在莒南附近有一明显的变化;(3)鲁南地区的波速比为1.69左右。认为现今鲁南地区的小震活动强度较低,现今断裂活动也较弱。  相似文献   
9.
地震条带作为大震前出现的一种异常图象,已成为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它与地震空区等其它图象一样,现仍处于一种定性的判断。以至不同的专家可以对同一大震前的震前活动性作出不同的图象;对相同的图象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判据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在地震目录数据库已被建立的基础上,我们就有必要通过计算机这一工具,使图象识别向定量化方面发展。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识别地震条带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数据共享条例(建议稿)>是关于科学数据共享的行政法规, 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也是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确立指导思想及遵循的原则是制定<条例>的先行, 设立一系列相互有机联系的法律制度, 规范科学数据共享活动, 为科学数据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