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功叙 1985 (引自地球物理研究所建所 35周年纪念文集 )到了 35年后的今天 ,我们研究所的研究任务倒是变得单一化了 ,只是地震的研究 ,看来比较单纯 ,但如何做下去 ,问题仍是根本没有解决的 ,学术思想紊乱 ,无人设法统一起来 ,领导上也从不组织议论 ,漠不关心 ,听之认之 ,行政管理已成习惯 ,科研前景是研究所的大事 ,我们不是行政单位 ,方向任务长期定不下来 ,这对于稍有科学知识和远见的人 ,必然会强烈不以为然的。事实上问题并不太复杂困难 ,不说空话 ,只干实事就能有所作为 ,回避大问题是不对的 ,我们国家要在纪念建国 10 0周年时各方面…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短期地震预测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6年以来 ,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主要承担首都圈地区月震情跟踪监测预报、年中和年度华北地区和全国地震趋势分析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我所在填写短临预测卡片、月会商和年度会商分 3个方面所做的预测结果 ,并进行预测效能的初步评估 ,以供参考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1 地球物理研究所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的预测回顾我所自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以来 ,一直对短临地震填卡预测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从 1 986年到 1 997年基本没有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 1 998年以后 ,根据中国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有关鼓励短临预测的规定 ,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测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 ,地震预测的实现只能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十五年来 ,在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 ,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围绕与地震预测的有关的科学问题 ,开展了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 3个方面。1 地震活动性分析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地震目录。地震活动性研究是我所地震预测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许绍燮等 ,1 989,1 990 ;许绍燮 ,1 993 ;Wang等 ,1 996;郑秀芬等 ,1 998;王林瑛 ,1 999)。地震活动性的经验性研究包括强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研究论文集 ( 1 992年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编 ,地震出版社出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1 992年度地震趋势研究 . 1~ 32陈英方 . 1 991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总结 . 33~ 36王林瑛 ,黄蓉良 ,舒曦 .首都圈及山西地震带 1 991年度中地震趋势分析 . 37~ 42王林瑛 ,黄蓉良 ,舒曦 .燕山地震带 1 992年度震情趋势分析 . 43~ 47吴佳翼 ,北京附近小地震震级序列的傅立叶分析 ,48~ 5 2朱传镇 ,王琳瑛 ,林邦慧 .大同 -阳高地震序列特征的研究 . 5 3~ 61阎明 ,赵仲和 ,傅昌洪 .用小震综合节面解参数变化预测未来大震方法的深…  相似文献   
6.
截至 1999年 9月 ,台湾除 60多个实时加速度观测点外 ,还设有约 70 0个强震观测点 ,在城市地区已形成间隔约 3 km的高密度强震仪(加速度计 )观测网。台湾中央气象局 ( CWB)于 1995年秋开始建设加速度观测点观测值实时自动处理的地震信息快速传输系统 ,简称RTD,并于 1996年 3月 5日开始运行。RTD以快速发送地震信息为主要目的 ,地震发生后几分之内 ,通常在 1分以内发送信息。信息除通过因特网上的电子邮件、 WWW主页和 FTP发送外 ,还发送到可显示文字信息的PB机上。RTD的重点放在“地震发生后需多少时间才能发出信息”,由此可以感受…  相似文献   
7.
2000年8月,以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陈建民为团长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代表团一行9人赴法国和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代表团在访问期间,先后参观了法国格勒诺布尔的多曼纳大学地球内部物理和构造物理实验研究室、斯特拉斯堡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波茨坦的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汉诺威的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联邦研究所,并与两国有关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3—5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约50名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还特邀本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朱传镇教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相似文献   
9.
《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 ,提倡、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讨论争鸣 ,并把帮助和扶植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 ,为推进新疆及内陆地区的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服务。1 文稿内容以刊载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地震监测预报、大地测量、工程地震、防震减灾等地震科学研究论文为主 ,兼容专题讨论、研究简报、信息报道等内容。2 来稿要求2 .1 来稿要求观点明确 ,论据充足 ,论述简练 ,资料、数据可靠 ,有新意。特别欢迎…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其成因及发展的物理过程,目前尚在探索之中。地震预报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但是,地震预报并不是不可能的。地震既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