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综合类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文用较多地壳形变最新资料的实例,论述了日照、降雨、爆破、负荷改变、洞室小气候等干扰因素,均可能导致倾斜矢量图出现“S”型或“打结”;人为影响和冷空气的侵入等亦能使倾斜固体潮形态发生畸变,造成“假异常”。为提高信噪比,本文赞尝寻找最佳排除干扰法。文章还根据不同岩土的热扩散率,不同纬度的气温年变幅,按关于岩土深度z处的温度年变幅公式,来反演出岩土复盖厚度z的理论值。所得结果基本上与国内质量较好的倾斜潮汐观测台站的实际复盖厚度相符。最后,针对《台站观测规范(试行)》的不足,文章对倾斜潮汐观测台站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几十次大、中强地震震前、震时地倾斜异常图象,大体可归纳为四类: 1.震前记录曲线渐变—回复—发震(远震多见); 2.震前记录曲线突变(阶跃)—发震(近震多见); 3.震前潮汐记录曲线畸变—发震; 4.震前记录曲线脉动(加粗)—发震。 其基本特点为:①异常形态具多样性;②异常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到几十小时;③异常量级多数为10~(-8)~10~(-7),少数为10~(-6)。个别为10~(-5);④异常倾向多与地震方位有关;⑤如多台记到同一地震的异常,则有先远后近的现象。 本文还结台实验与地震模式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我国几十次大、中强地震,震前、震时的地倾斜异常图象,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五类:Ⅰ.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渐变——回复——发震(多见于远震);Ⅱ.震前倾斜记录曲线突变(阶跃)——发震(多见于近震);Ⅲ.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扰动或单向脉冲——正常——发震;Ⅳ.震前倾斜潮汐记录曲线畸变——发震;Ⅴ.震前倾斜记录曲线脉动(曲线加粗)——发震,其特征为:1.异常形态呈多样性;2.异常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到几十小时;3.异常幅值一般在几毫秒至十分之几角秒(10-8——10-6rad),个别达几角秒(10-5rad);4.异常倾斜方向多半与震中方位有关;5.异常有由远及近、从外到内(震中)的迁移现象。文章作者还结合模拟实验和地震模式,讨论了地震前倾斜异常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