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详细讨论了富裕湾一井的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湾一井各阶段的年动态变化可拟合为一线性方程,不同阶段水位上升速度改变可能与井头分流作用有关,中强地震前的漏斗形异常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位变化可通过水位恢复时上升速率不同而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2.
应用周期-频度谱方法对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进行处理,给出了矿震、电缆应力释放、震源车作业、火山地震等振动的周期-频度谱和链波指数,并对构造地震和爆破的链波指数进行了讨论。针对港震公司的数字地震记录格式编写了专门的处理程序,为数字地震台站开展周期-频度谱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利用吉林和黑龙江省地震台网观测数据,对2003年发生在第二松花江和松辽盆地深断裂较大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合松原地震台单台定位结果,测定松原小震群地震多发生在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断裂交汇部位,判断第二松花江断裂发生左旋运动。  相似文献   
4.
详细讨论了萝北井的年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萝北井各年动态变化曲线出现的W形异常与地下构造活动无关,主要是由于农田用水引起。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红河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宪森  陈洪洲  关玉辉 《地震》2002,22(1):77-83
应用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对黑龙江河谷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准周期特征,在空间上和主要构造带关系密切,近期中强地震活动可能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6.
邢台地震后,经过现场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前兆异常现象,开展了地震监测台网和群众业余骨干测报点的建设.海城和唐山地震后,提出了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预报方针,进一步推动了地震前兆观测的发展.后来发展到在有发生地震危险的地方进行短临跟踪,即临时布设一些台网进行前兆学科的短期观测,以期能预测忖可能会发生的地震.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震序列早期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大陆103个地震序列(自1966年以来)显著地震发生后6小时内的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地震序列的数量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而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震序列的数量则更少。地震累积频度拟合函数主要呈指数函数、幂函数分布,其中双震型或多震型序列以指数函数分布为主,主余震型则以幂函数分布为主。 h 值、k 值与地震数量及主余震时间差等无线性关系。显著地震有前震的序列,其地震频度拟合函数、h 值与前震至显著地震的时间间隔有关,当时间间隔大于7小时,地震累积频度拟合函数多呈指数函数分布,h 值<0.5。  相似文献   
8.
VB编程语言提供了图形环境 ,能可视化的设计窗体和控件。本文介绍了应用该设计语言的特性如何实现地震资料的格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开原-赤峰断裂两侧地震序列活动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开原-峰断裂两侧地震序列活动的差异问题,认为在地震趋势预测研究中应该将辽宁南部和开原-赤峰断裂以北地区分开考虑更为合适,海城和岫岩应用前震序列进行主震预测的经验不能适用于东北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浅源中强地震的成组活动特征。依据地震成组活动特征推断本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