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三峡地区近二十余年的地震记录、震源机制、地震宏观等震线、地形变以及地应力测量等资料。作出并讨论了三峡地区的区域b值;研究了该区地晨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周期性;作出了北北西向的仙女山断裂带和远安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得到应用历史地震的地震矩求出的平均滑动速率与形变测量所求得的滑动速率基本符合。此外,还讨论了该区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从而得到中强震前小震活动的某些信息。 通过地震活动性与地质构造及区域应力场关系的讨论,认为三峡地区无论是地震活动性,还是区域应力场,均与其相邻地区不同。得出三峡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受北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和不具备发生六级以上强震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
传统大地构造学侧重于大陆的研究,忽视了海洋,而板块构造学则立足于海洋,对于大陆内部的板块划分讨论极少。对于大陆板块的逐级划分,早在板块学说问世之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采用的名称(如断块、块体、地块等)不同,没有与海底扩张理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华南二级板块是一个现代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板内强震较少的地区。因此,很少为地震研究者关注;在地震活动规律和预报方法的定量研究方面工作做得少,然而华南地处中原,人口稠密,是我国工农业发展重地,大型水库比比皆是,因此,系统地研究区内地震活动特征,探讨地震预报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