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定义了该区沉积构造的特性,提出了两种解释接地频域电磁测深的方法。通过正演模型及实测计算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频域电磁测深法对沉积构造的解释和对无物探地质资料的沉积区域进行地质填图和寻找高阻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3.
陇西盆地东南部是陆内中低温地热田发育的重要场所.为研究陇西盆地东南部地热成田因素,基于已有地热田水文化学及热储特征,从区域构造、岩浆岩、水文地质等要素入手,分析其对地热田的控制作用、建立地热成田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盆地内地热田热源主要来源于刚性结晶基底对地壳深处(上地幔)热的传导.深大断裂是地下热源上涌的主要通道,断裂...  相似文献   
4.
何俊林 《甘肃地质》1999,8(1):61-65
利用对非水平层状介质的地质结构首先进行二维模型的正演模拟,尔后对模拟曲线再进行一维反演来确定层状结构特征,实现由一维反演初步解释二维电阻率构造的解释过程。通过对三个不同结构特征的二维模型的解释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解释简单的二维电阻率构造,尤其是对于确定存在横向电阻率差异的界面效果更好;而且利用一个简单的经验公式在等值线断面图上通过求解截止电阻率值达到确定异常体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触发阈值对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63例,年龄在37~93岁,平均年龄为64.28岁。根据触发阈值不同分成3组,将患者分配到A、B、C3组,A组触发阈值为120 HU共38例、 B组触发阈值为200 HU共37例、 C组触发阈值为250 HU共37例,3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3组间的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右肺静脉的CT值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3组间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上腔静脉、右肺静脉CT值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两名医师间对所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为高度一致,Kappa=0.78。结论:肺动脉CTA触发阈值在200 HU,2 s后启动扫描时,既能保证肺动脉主干CT值的浓度,满足临床诊断,又保证对比剂充分的灌注到5~6级分支,上腔静脉潴留少,肺静脉显影淡,肺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管电压对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亭林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7例,其中男37例,女30例,平均年龄(68.94±11.68)岁,根据施加的管电压不同分成3组,将患者分配到A、B、C三组,A组为120 kV 23例、B组为100 kV 24例、C组为80 kV 20例。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3组间的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以及胸锁乳突肌的CT值、SD值、SNR、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TDLP以及ED,采用Kappa检验法,检验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3组间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CT值及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CT值及SD值随管电压下降而上升,上升幅度为15%~55%;3组间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A组>C组,以B组评分最高;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Kappa=0.80,为高度一致;3组间TDLP以及ED有统计学差异,TDLP以及ED随管电压下降而下降,下降幅度为25% 和39%。结论:根据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的要求,在进行头颈部CTA检查时,3种管电压以100 kV为最佳管电压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